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

网易财经9月5日讯 第三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于今日在上海举行。网易财经受邀参加此次论坛,并将对本次论坛进行报道。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会上表示,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贷款的损失认定方面,自主权不够,而这个自主权不够影响了银行的资产质量和开拓能力。

吴晓灵解释到,我国的风险拨备是银监会在做,呆帐的认定是财政部在规定呆帐核销。什么样的事情是呆帐,财政部来规定。认定完了以后,认不认帐税务还要来决定。造成多部门认定标准,呆帐核销政策和呆帐损失准备提取政策不匹配,呆帐认定和贷款风险分类脱节,加大了银行核销坏账的成本。

她个人认为在监管部门风险控制指引下,给商业银行贷款损失认定自主权和核销自主权是改进我国银行贷款拨备制度和核销制度的方向。在银行股权多元化的今天,国家股东权利应该通过股权代表实现,同时把损失认定权归还给社会其他股东。损失的认定和核销损失的是股东的权益,应该由他们来自主计提。

她认为,如果给予商业银行贷款损失认定和贷款损失核销自主权,我国的银行在经营方面会有一个更大的进步。

以下是吴晓灵的发言实录:

许斌:大家好,我们进行2009第三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第三个环节的论坛。我们以前讲中国银行的时候,都是讲中国几个银行的坏账率,当时世界都很担心,也很不看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银行坏账率的问题没有问题了。最近一两年我们大谈特谈外资银行的坏账率。最近又有一些声音说到未来 中国的银行业可能会有一些风险。今天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有来自政界、学界、商界的四位嘉宾来为我们谈一下这个话题。我们非常的期待。

许斌:首先是吴晓灵女士,他是全国人大常委,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是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我想大家对吴晓灵女士也是非常了解的,我也不多说了。我们有请吴晓灵女士演讲,他的演讲题目是改进商业银行贷款拨备核销制度,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吴晓灵:谢谢主持人,也感谢各位来参加今天下午的研讨会。我想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大家关心的很重要的问题。但我个人认为,银行的拨备制度和核销制度,其实对银行的经营是产生很大的影响的。因为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良好的贷款拨备制度和核销制度是有效提高银行抗风险的保障。我们知道用利率抗击风险是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除去复杂的利率计算的数学模型来说,最简单的利率定价就是几块。包括资金成本、管理成本、贷款损失加适度的利润。我认为这就是利率最基本的决定的方法。

吴晓灵:良好的拨备制度和核销制度可以及时的测算贷款的损失率,有利于提高贷款的定价能力。资金成本比较好计算,管理成本也比较好分摊,预期利润也可以定。唯独难定的就是贷款损失率,到底损失率有多高实际上是一个历史记录的积累过程。如果出现不良贷款如果不及时的核销掉,有效积累这些数字的话,我想无论我们的贷款模型做的多好,最后参数做的不对的话,他也是不合理的。所以我认为良好的贷款核销制度和拨备制度可以及时的测算损失率,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是良好的拨备制度和核销制度可以有效的让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银行本身是经营风险的。不出风险是不可能的,如果说他出了风险,让高利率获得的利润把风险消化掉,银行就可以稳健的经营了。而我们过去银行的拨备制度和核销制度是不利于银行把他的风险及时核销掉的。这样的情况下,银行就采取一个保守的策略,就是不经营有风险的企业,只经营好企业。小企业怎么长大呢?有风险的企业怎么成熟呢?不给银行用利率覆盖风险的自主权,不能自主的核销掉他的损失的话,就是不鼓励银行开辟新的客户,这对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吴晓灵:近年来国际上小额信贷发展很快。而小额信贷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利率覆盖风险。有很多企业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他的贷款利率达到30%多,但是随着他贷款不断增加,信用不断积累,贷款利率就不断的下降。比如说印度银行,他做小额贷款的时候,刚刚开始的时候利率30%以上,后来逐渐下降到10%左右。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是银行贷款技术逐渐成熟的过程。也是小企业逐渐成熟的过程。

吴晓灵:因此我认为一个真正的利率覆盖风险这样的一种制度才有利于鼓励银行去开拓新的客户。这个利率覆盖风险的体现,其实就是良好的拨备制度和核销制度。良好的拨备制度和核销制度还可以及时的消化不良资产,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这个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说了。

吴晓灵:第二,审慎的会计制度和中性的税收制度,有利于商业银行及时计算拨备和核销。中国金融的会计制度规定,贷款包括专项准备和特殊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贷款损失一般准备在税后提取,由利润分配形成,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因而可计入银行核心资本。

吴晓灵:第二,银行贷款拨备和冲销的税收政策是银行符合条件和程序贷款损失可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这里有一个公式就是税前贷款损失准备等于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和贷款资产余额的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余额。发生贷款损失时,对符合条件并按照规定报经税务机关审批后,先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不足冲减部分可以据实在当年应纳所个水额中扣除。

吴晓灵: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准备在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上和国际通行办不尽一致。尽管由此造成的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不相一致。但是经过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差别并不是很大。他是在税后冲减的,按照这两个规定,会计利润和应税税收利润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上市银行在会计报表当中都予以披露了。但是如果进行递延会计处理的话,这两个利润是可以取平的。

吴晓灵:现行的金融会计制度,拨备制度和核销制度的会计处理,非常大的促进了金融企业的稳健经营,对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真实反映银行盈利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增强银行确定贷款损失和核销损失自主权能更有效促进银行经营的开拓性,提高银行抗风险的能力,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其实这就是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我认为我们国家的商业银行在贷款的损失认定方面,自主权不够,而这个自主权不够影响了银行的资产质量和开拓能力。

吴晓灵:第一,我国银行贷款核销制度近年来有大非常大的改进,特别是汶川地震以后和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财政部放宽了中小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的损失核销自主权。对促进金融机构改进贷款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在银行贷款分类和损失的认定上还有一些政策的不衔接,还不利于真实反映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也不利于我国银行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吴晓灵:我们看到国际通行的做法是这样的。我们国家的风险拨备是银监会在做,呆帐的认定是财政部在规定呆帐核销,什么样的事情是呆帐,财政部来规定,认定完了以后,冲销了,认不认帐税务还要来决定。造成多部门认定标准,呆帐核销政策和呆帐损失准备提取政策不匹配,呆帐认定和贷款风险分类脱节。呆帐核销更注重外部形式要件,不符合实质终于形式的会计规律,加大了银行核销坏账的成本。

我们现在呆帐的核销规定大部分要求,要不然是厂破人亡,要不然就是打官司,打完了官司给你一个法律证明说你的钱追不回来了。如果说这个事情已经成为了损失了,实质上的损失没有外部证明的话,财政是不认帐的,税收也是不认帐的。这就使得商业银行为了要获取这个证明去打官司,加大了成本,有的时候打官司花的钱比核销的坏账还要大,商业银行怎么办呢?他就不打官司了,也就不核销了,就挂在那里。这样的话,就形成了高拨备,高不良。不良资产很高,他的拨备率也很高,他并不是没有能力去核销,而是没有自主权核销。

我个人认为在监管部门风险控制指引下给商业银行贷款损失认定自主权和核销自主权是改进我国银行贷款拨备制度和核销制度的方向。在统一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由监管部门制订贷款分类和损失认定的原则,由商业银行制订具体的标准和程序,自行认定宽损失符合市场的经济原则,有利于处理银行资深利润目标和社会安全目标的关系。

吴晓灵:把这个自主权给到商业银行,为什么呢?在财务会计核税收会计分离的情况下,银行多剥离坏账,损失的只是股东的利益,为了客户股东和经营层的短视行为,商业银行的股东和经营者他其实处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他有的时候不愿意真实的反映贷款分类,不愿意多提备、计提损失,掩盖真实现象。

如果说有一个银行,特别是上市以后,很多市场上的股东,那就准备买卖股票,他并不想长期持有,还有一些经理层干上几年,他的利益和短期的业绩是有关的。他也会有短视的情况。所以基本原则由政府部门制订,具体由商业银行自己来办。

我们国家现在认定的财务会计、税收对贷款损失的认定行为源自国有独资银行出资人的权利,在银行股权多元化的今天,国家股东权利应该通过股权代表实现,同时把损失认定权归还给社会其他股东。损失的认定和核销损失的是股东的权益,应该由他们来自主计提。

结论是在先行金融会计制度贷款损失核销监管指引制度和税收制度下,给商业银行已贷款损失认定和贷款损失核销自主权能更加真实的反映银行信贷质量和竞争力。如果这一条落实的话,我想我们银行在经营方面会有一个更大的进步。 我就讲到这里,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