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邹勇发言(视频:杨博)

网易财经10月17日讯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邹勇今日在曹妃甸论坛上表示,对于区域合作工作,要不断创新合作的领域和形式。他认为,目前国内的区域合作的主流还是比较单一的,主要是以直接利益为主的经济领域合作,往往简单地把招商引资作为区域合作行政主管部门考核的主要依据,合作城市比较浅,效率有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区域合作必须立足地区实际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努力拓展合作内容,促进区域合作向社会、环境、共同市场等等领域发展,不断提高区域合作的效率。

以下是邹勇的发言实录:

邹勇: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我非常高兴能够应邀出席“曹妃甸论坛”,请允许我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向“曹妃甸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地祝贺。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和国内间的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区域合作的影响也在不断地加深。区域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加强合作,才能够化解危机。可以说进一步加强合作是当前我们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

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第一,只有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才能够更广泛地赢得国际市场,获得更多的比较优势。

大家知道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和金融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势。由于各国在资源、要素、资金等方面具有互补性和差异性,是否参与合作决定了一国能在更大范围、更广阔的领域吸引和利用全世界资源。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迫切地要求我们树立起有效地区域合作机制,并与之相匹配,并充分发挥区域合作的作用,形成合力,分享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带来的利益。

第二,只有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才能够更有效地克服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危害,拓展我国发展空间。

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也会进一步加剧,实际上已经有所表现。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将更加严峻,我们只有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才能更好地化解这些矛盾。同时,只有加强区域合作,才能够建立更强有力的引导机制和协商机制,不断地分散我国产品出口市场和原料的购买地,进而进一步拓展国际空间。

第三,只有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才能够打破行政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国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由于明晰的行政隶属关系和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追求,导致我国地区间的市场封锁和恶性竞争时有发生。长此以往,不利于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所以,我认为只有突破现行的区域行政界限,真正地追寻市场经济的规律,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的自由流动,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各行政区域之间资源要素的有效利用,进而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第四,只有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才能加速产业转移和承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缓,特别是对出口导向型的沿海地区影响更大。我国维持了20多年的生产要素优势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企业和产业都将进入一个分化和调整时期。这种形势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是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因此沿海和内地都要积极的谋划创造条件实现合作共赢,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作为全球区域合作的主管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积极地推进各类区域经济合作。各省、市(区)政府也高度重视区域合作,其实环渤海地区就是我国区域合作做的比较好的大区域。在这些合作中,各地区在招商引资、对口资源、互相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也创造出了许多好的经验。为促进当地、甚至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应该进一步把握国内外形势和发展趋势新变化,顺应时代的新潮流,把区域合作工作做得更好。我考虑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牢牢地把握区域协调发展这条主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增强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也是指导整个区域经济合作的工作纲领。因此,区域合作必须把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放在突出的位置上。通过合作加快健全区域互助扶持机制,加强对口资源和对口帮扶等工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二是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市场一体化作为区域合作的核心。市场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只有市场一体化才能够实现区域间的相互优势互补,才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才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区域合作工作必须在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在促进各种要素流动上下功夫。在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实现企业自由竞争上下功夫。

三是要以提升区域整体实力为目的。区域整体实力的强弱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和发展中吸引、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控制市场的能力,决定着一个地区能否长久生存和发展。任何一个地区都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这是客观的,所以任何各自为战都会加剧内部竞争,削弱整体的竞争力。因此,我认为区域合作应该至少完成三个目标:

(1)通过合作促进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形成新的生产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2)通过区域合作共同推进以大城市为龙头,中小城市布局协调的城市群,提升整个地区的竞争力。

(3)通过合作加强以企业为主,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的体制,提高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整体实力。

四是要不断创新区域合作的领域和形式。领域决定了深度,形式决定了效益。目前我们区域合作的主流还是比较单一的,主要是以直接利益为主的经济领域合作,往往简单地把招商引资作为区域合作行政主管部门考核的主要依据,合作城市比较浅,效率有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区域合作必须立足地区实际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努力拓展合作内容,促进区域合作向社会、环境、共同市场等等领域发展,不断提高区域合作的效率。

从国家层面来说,我们也特别的重视区域合作这项工作。近两年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地方发展的文件和规划,在这些文件和规划中,我们都特别强调各区域之间的区域合作,以便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 我特别相信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我们更紧密地加强合作,做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就一定能够实现合作多赢,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最后我祝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