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表示,香港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的投资者教育的过程。因为衍生产品和普通的股票产品有所区别,它的风险较大,在教育方面还是要做很大的工作。

以香港的经验来说,过去20年虽然产品已经非常成熟,但是现在还是每天不断跟投资者进行交流,还通过电话热线、网上平台让投资者直接接触到发行商,进行一些细节性讨论,全方位帮助投资者认识产品,所以也是在整体的法律法规、其他对冲性产品方面的推出,加上各方面的教育工作,相信整体来说会对衍生产品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趋势。

采访实录:

网易财经:国外金融界正提出"去杠杆化",而中国金融业正提倡"金融创新"。你认为香港的衍生产品市场有哪些地方值得中国"金融创新"学习的地方?

朱红:其实在香港的衍生产品工具方面已经有超过20年的发展,其中一个产品应该说是权证,权证在香港过去的20年通过香港交易所和证监会在中间一直不停的改善上市规则和法律规定,过去20年产品由一个比较复杂、比较难让投资者接触的产品,到现在是非常透明、系统化的产品,从上市程序来说我们在递交上市邀请之后大概要一个星期之后就可以上市,这个产品是非常透明化,投资者可以通过上市平台自由做买卖。

过去香港的20年的发展中,这个产品在各方面,包括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投资者在产品方面也是在不断学习其中比较复杂的概念,这个产品跟一些股票还是有一定不同的,它有风险在当中。比如我们瑞信过去也是花了时间在电视、电台、报纸、网站跟投资者进行一些正面交流和教育,让他们明白其中的程序和风险。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个产品跟股票还是有一定的不同,有一个到期的期限,股票投资者可以长线持有,但是这个衍生产品工具投资者可能不大熟悉,所以要通过各方面的教育进行配合,投资者也会在当中不断的学习。

网易财经:制定的法律法规、投资者教育两方面需要加强。

朱红:对。

网易财经:您认为国内目前情况下适合发展衍生品吗?如果发展衍生品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呢?

朱红:衍生产品,比如权证在香港占港股每天成交25%了,背后其实还有一些其他产品配合该产品的推出,比如说股指期货,一定要推出股指产品作为发行商才能估空或者是看淡的动作,固然权证产品推出单单靠它还是不够的,还是要靠其他产品的配合,我们才能做配套对冲工作。我相信在股指期货方面的推出是有一个比较性的。

另外,各方面加强,我觉得教育方面还是要做很大的工作。以香港的经验来说,过去20年虽然产品已经非常成熟,但是我们现在还是每天不断跟投资者进行交流,还通过电话热线、网上平台让投资者直接接触到发行商,进行一些细节性讨论,全方位帮助投资者认识产品,所以也是在整体的法律法规、其他对冲性产品方面的推出,加上各方面的教育工作,相信整体来说会对衍生产品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趋势。

网易财经:好,谢谢。

作者:杨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