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2月10日讯 制药业独立咨询顾问洪纪宪今日在中欧工商学院“中国企业与印度企业之间的合作机会”论坛上表示,中国制药行业的生产方面能力还亟待提高。他说,印度已经进入创新型医药的领域,印度的CMO、合作生产和合作研究发展非常迅速,但是与印度相比,中国只是做研究、临床方面的工作,但是在生产方面还没有合同生产这方面的能力。有一些欧美的药厂要求在中国寻找一些获得欧美和美国批准的生产厂家,但是中国还没有这个生产厂家。

他特别指出,中国整个制药行业的产品组合有非常长的历史,有一点老化,没有后续防治药的产品,也没有很多的研发确保将来有新的药品源源不断出现,中国生产药品长的目的是要达标,而对印度来讲则是要改进生产质量。现在中国的CIO合同研究外包,每年的市场规模非常大,但是中国没有合同生产的业务。没有足够的人手也没有这个知识。很多公司让他在中国找一个可以生产的工厂做,他几乎找不到。中国出口相当多的IPA,但是IPA是比较特定的用途,洪纪宪希望中国有更灵活的生产线,希望找到多种医药的流程,但是中国还没有。

他还认为,中国的基础设施不差,但是在质量上,特别是在管理层上有很大差距,而印度的制药公司的治理体系跟欧洲罗氏公司没有任何差异。

洪纪宪建议,如果中国医药公司想要全球化,最好的解决方式是获得印度方面的帮助。如果一个公司想要出口注射药品,又想控制成本,可以获得印度同行的帮助。印度有非常多的专业人才,如具体工厂的建设及工厂的运行等。有很多的印度人才获得国欧盟的认证。(文/网易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