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公共政策司研究中心肖耿

网易财经12月21日讯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当地时间19日下午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 《哥本哈根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后闭幕。本期北京观察邀请到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高世宪、清华大学公共政策司研究中心肖耿和网易财经首席编辑巫楠,解读哥本哈根大会取得成果以及影响。

达成协议已属不易

此次最终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并不是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肖耿认为,会议能够达成一些原则性的东西,不一定要有约束性,“已经不错了”,会议是有亮点的。他说,低碳生活方式进入到人们的生活生产中,时间并不长,且一些生活生产方式已经确定,改变的话难度很大。一些国家在减排问题上,争执不休也源于生产生活方式转变难度非常大。

协议给企业决策带来不确定性

肖耿指出,碳排放问题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外部的变化。过去碳排放不是成本,只要能赚钱,增加碳排放也是没有反应的。但如果碳排放变成了成本,很自然的,企业就要把它算进去。所以对企业来讲,重要的是政府的政策方向和执行是否清楚。此次大会并没有达成一个有约束性的减排目标,各个国家在执行时可能有很多不确定性。据报道,协议一经披露,便引起企业的反对,他们表示“该协议未带来足够的确定性,为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所需的巨额投资提供依据”。

中国应加大资源价格改革力度

对于国内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来说,肖耿认为应该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做好碳成本的测量,让生产单位体会到成本的增加,比如限制碳排放,征收碳税等等。第二个方面是完成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破除价格管制,反应资源真实成本,提高资源使用和消费效率。

对此,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院高世宪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说,中国的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一直在推进,但但离各界人士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异。他解释说,改革步伐较慢是因为垄断性产品、资源性产品,供应方和终端用户的期望值是不一样的,改革难度比较大。同时由于产品的公益性、基础性和生活性的特征,牵涉面太广所以改革“步伐还是相对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