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2月27日讯 对于今日爆出的平安合并深发展的具体方案,西南证券银行业高级分析师付立春今日上午向网易财经表示,该项方案虽非双方的最优选择,但是在目前的监管环境下,还是比较可行的。

经济观察报今日报道称,中国平安集团副总裁兼平安银行董事长孙健一日前表示,平安收购深发展已经获得了国务院批准。报道指出,深发展将私有化并退市,此后被平安银行合并而打造一家纯正平安文化的大平安银行。

付立春分析,这个方案应该是确定了的,在目前金融业经营环境和监管体系下,该方案是比较可行的,但对于平安、对深发展都并不是最优的。

他指出,现在中国金融业是分业经营、监管,银保合作还处在试点的萌芽阶段,在这方向走在最前面的就是平深恋了。如果平安控股深发展这个中等股份制上市银行,那么平安实际上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金控集团了。但是目前国务院对混业经营的政策尺度还没有那么宽,监管框架也不支持。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把深发展除名,完全被平安保险所吸收。

而另一方面,付立春进一步表示,对于深发展的发展来说,原有积累的传统的、独立银行经营优势可能荡然无存,而被迫注入平安这种保险银行的经营模式,能否完全成功还难说。换句话,以深发展原大股东新桥资本苦苦经营5、6年的国际化、现代化的银行管理换取保险公司的客户资源,不确定性更多而且可能得不偿失。

付立春认为,对于平安集团来说,除了深发展的固有价值没有充分发掘利用,更主要的是其混业经营道路上的重要战略步骤受到重挫,向着金控集团的更高级跃升没有实现。平安集团只是在其银行业务的规模上实现了扩张,集团的结构与经营模式并未本质改变。

“对于深发展和平安,这一结果最多也就是次优的。平安的发展战略有些冒进了,超出了中国金融业发展和监管的现有框架和改革尺度”,付立春最后强调。

作者:海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