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3月36日讯 苹果公司为网上冲浪、看电影、看杂志的新方式开发的“iPad”将面临一场考验。《纽约客》新文章指出:“中端市场正在没落。”而例证来源于“索尼、戴尔、通用汽车等公司发现自己的市场受到了高端和低端的挤压,这其实是由于中产阶级收入日益两极分化引起的。瞄准中端市场的公司生产的产品在高端和低端两方面都无法在价格上取胜。”

阅读全文如下, 原标题:中间疲软(Soft in the Middle)

将于下周举行的苹果iPad发布会实际上是一场全方位赌博。首先,苹果显然认为数百万人希望发现网上冲浪、看电影、看杂志的新方式。但这也是一场更基本的赌博,赌的就是人们会为质量掏腰包。iPad的起价就是500美元,明显远远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苹果是这样设想的:如果自己的产品比别人的好得多,那么就不愁挣不到钱(就像以前的iPod、iPhone、Mac一样)。斯蒂夫·乔布斯在第一次介绍iPad时曾经高调宣布:如果一个产品不比已有产品“好得多”,那么就“没有生产的理由”

近几年来,取得巨大成功的苹果一如既往地认为自己的产品“做出来就有人买”,但这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商业真理。与此相反,像宜家、H&M以及Flip摄像机生产商们并不是靠“比别人好得多”,而是物美价廉的产品赚个盆满钵满。这些产品比在廉价商品销售店伍尔沃斯购买的廉价货好得多,样式也好看得多。但是与苹果不同的是,这些公司并不是要做最好的东西,相反,他们采取的策略是《连线》(Wired)杂志最近所描述的“够好就行”原则。对于他们来说,成功的关键不是卓越,而是性价比。

这两种策略也许看上去大相径庭,但它们却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共同点:忽略了摇摆不定的中端客户。令人感到矛盾的是,忽略这些用户反而变成一种得到大量用户的妙法,因为在很多行业中,高端和低端用户所占据的份额正日益增加。在时尚界,H&M和爱马仕在经济衰退期间都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在汽车业,豪华汽车的销量尽管在经济危机刚开始时候有所下滑,但是后来又重新上升,成为最赚钱的部分,即使是像福特福克斯这样的小车也吸引了很多客户;在计算机业,台湾宏基统治了低端笔记本市场,这与高端的苹果电脑形成鲜明对比。

在高端和低端市场一片繁荣的同时,中端市场正在没落。在此之前,成功的公司都会关注所谓的“大中端”市场,因为里面包含了最多的客户。但现在,“大中端”市场已经变成了“没落中端”市场。索尼、戴尔、通用汽车等公司发现自己的市场受到了高端和低端的挤压,这其实是由于中产阶级收入日益两极分化引起的。瞄准中端市场的公司生产的产品在高端和低端两方面都无法在价格上取胜。并且,这种挤压正日益加剧。拜规模化经济所赐,一些原本二流的产品在不涨价的前提下提升了品质。以Flip摄像机为例,最新款产品的分辨率和内存大小是原始产品的四倍,因此消费者能买到质量没有明显下降的产品。同样地,规模化经济也可以使高端产品降价不降质。比如现在的iPod可以观看视频,内存容量是六年前的四倍,但价格反而低了150美元。同时,全球市场已经变得如此庞大,商家可以在占据高端市场的同时获得巨大销量。苹果只占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的2.2%,但却在去年卖出了2500万台iPhone。

消费者掌握的信息日益增多也严重削弱了中端市场。在过去,这些公司能够卖出高昂的价格,因为这些品牌是质量和可靠的象征。现在,顾客无需只听销售人员的一家之言,他们有消费者报告、鲍尔市场研究公司、CNET和亚马逊用户排名等等,这有助于消费者更轻松地评估产品的质量差异。这种结果对于品牌公司来说不是好事,最近的尼尔森调查显示超过60%的消费者认为普通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产品的质量相差无几。事实上,用户掌握的资讯越多,质量和价格的关系就会越紧密。如果你能提供质量更优秀的产品或服务,那么就可以定更高的价格。但如果质量上不去,那么你也无法卖出好价钱。(即使是苹果,在苹果电视上也没有取得成功。)

这并不意味着公司将会抛弃为所有人制造一切商品的想法。如果已经在中端市场上,那么就很难转移方向,通用汽车就是一个例子。还有,巨大市场份额的诱惑是很难抵御的,即使无法演变成利润也是如此。据估计,诺基亚的市场份额是苹果的20倍,但是iPhone的利润和诺基亚所有手机利润总和差不多。通过销售中等质量、中等价格的产品获取利润会越来越难。老话说得好“条条道路通罗马”,但现在走中端路线也许已经行不通了。

阅读更多国外名刊精选文章

作者:詹姆斯·索罗维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