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4月9日讯 第六届CCFA食品安全年会今日在深圳召开。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副司长毕玉安在会上表示,2009年国内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没有发生重大的影响食品安全的质量安全事故,2009年食品食物质量平均合格率达到98%以上,食品工业运行总体良好,质量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毕玉安表示,国家质检总局去年监督检查生产企业107万家,发现了14万个安全隐患,查处了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2458家,和小作坊1693家,消除了部分的安全隐患。

毕玉安表示,截至2009年,全国有效的食品生产企业12万家左右,按照各地监管的统计,全国现有的小作坊17万个,比2007、2008年有了进一步的缩减,一些不合格的企业和小作坊被淘汰。去年我们对23269家企业发放了许可证,21120家企业换发了许可证,去年我们共注销8041家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吊销了四家违法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以下为演讲实录:

毕玉安:各位朋友、国外友人,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很荣幸参加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2010年第六届CCFA食品安全年会,并代表质检总局食品司发言,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司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借此机会我想给各位代表汇报三个方面的情况,都是我们质检总局的工作:

第一,关于2009年国内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监管的总体情况,这可能对大家有帮助。从2009年总体情况来看,国内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没有发生重大的影响食品安全的质量安全事故。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提供的数字,2009年全年食品工业可实现产值4.9万亿,增速达到16.7%,高出全国工业增加值速度六到七个百分点。据我们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2009年食品食物质量平均合格率达到98%以上,食品工业运行总体良好,质量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在2009年我们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主要有:一是完善了食品监管的制度和机制,我们组织修订了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印发了乳制品企业落实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规定,发布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修订了食品召回管理办法。另外我们正在组织制定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管理办法、清理废止食品添加剂备案管理办法等四部文件,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加工环节的监管制度。

制定的有关规定和废止的有关规定可能跟我们在座的广大流通连锁经营企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后面我还会讲到。去年我们也加强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国共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区近三万个,确定了兼职监督员1.8万人,聘请政府协管员6.6万人,对食品安全监管起到了保障作用。去年我们监督检查生产企业107万家,发现了14万个安全隐患,查处了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2458家,和小作坊1693家,消除了部分的安全隐患。

去年我们对一些重大的社会关心的食品进行了监督检查,特别是三聚氰氨,我们公布了42次检查,我们针对乳制品中的兽药残留、钙磷比、高氯酸盐进行了专项的检查,去年我们根据媒体和消费者的反映,对仿瓷餐具、皮革水解物用它加工明胶,甜美素、柠檬酸、糖精钠等这些食品添加剂进行了专门的检查。我们组织对封产品,肉制品特别是瘦肉精,还有肉制品中的重金属进行了专门的检查,另外我们组织了对上海、山东、辽宁等发生的重大假冒伪劣案件配合公安部门进行了调查,近期已经见诸报端。

去年据我们统计,全国有效的食品生产企业12万家左右,按照各地监管的统计,全国现有的小作坊17万个,比2007、2008年有了进一步的缩减,一些不合格的企业和小作坊被淘汰。去年我们对23269家企业发放了许可证,21120家企业换发了许可证,去年我们共注销8041家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吊销了四家违法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第二,关于风险管理的情况,这个题目很大,本来这次会来是派我们的一位副处长来给大家交流一下食品风险监管的经验,特别是信息交流方面的经验,但是他临时调到国家食安办工作,由我来介绍。这是我们2006年开展的工作,去年我分管这块工作,做了大量的事情。关于交流的那部分内容我不想多说,我只是告诉大家一个数字,2009年相继发生了多美滋等洋品牌奶粉涉嫌婴幼儿肾结石,蒙牛特伦苏添加OMP,浙江晨源皮革水解蛋白等我们都做了妥善的处理,按照质检总局制定的食品安全信息快速反映的有关规定,我们对突发事件和食品安全的信息进行了分析、收集、归纳、管理。我们通过全国的18个单位统计风险检测数据,共检验样品5万多个,涉及了28大类食品、食品添加剂、非食品物质、食品包装材料和农产品。通过我们监测的合格率是90.67%,我们监测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污染、标签、食品成分、品质指标、食品添加剂这五类。这五类占不合格总数的85%,其中微生物污染的问题尤为突出,占到了28%,其次是品质指标,包括酸价、氧化值等等。

2009年我们三次下达了食品生产风险监测计划,生产环节的监测计划,累计重点监测了71个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监测了190个风险监测项目,监测的样品20615个,特别是对婴儿配方奶粉中的班级长杆菌(音),硫分中的三聚氰氨以及苏丹红等进行了监测。各地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也开展了监测工作另外我们对媒体、社会各方面反映出的食品生产风险信息进行了收集、分析、研判,对一些重大了事件,或是可能影响生产加工环节的事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处理,可以说有一些苗头,造假者、违法者启动的初期就被我们控制住了。

今年四月我们准备继续做好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国务院领导给我们说了一句话叫做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要求我们做好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特别是在监测方面,对食品安全问题要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要求我们避免系统性、区域性的食品安全风险,所以我们要做的工作:一是按照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二是我们按照前面制定的监督检查规定,定期的对12万家生产企业和17万家小作坊进行监督检查,改变过去的监督检查方式,查问题,督促企业落实责任;三是我们要对一些人为破坏,违法犯罪这类食品安全风险,通过明察暗访、举报和行业协会沟通等方式一一调查进行处理。

以上是我们在生产监管环节的一些工作,和大家有着密切的关系,做个介绍供大家参考。我想流通环节是由工商部门负责监管,我们是配合,但是很重要,各连锁经营协会我们要加强合作,共同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过去我参加过年会,我提出了一个想法。希望各成员单位能为我们食品安全把一道关,这个关怎么把呢?没有QC标准的食品不要经营。

今天我也有一个期望,希望大家进一步关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因为他们那里是源头,比如说6月1日即将实施的新的食品标识关系规定,对食品标签提出了新的要求。到6月1日以后,可能各地的执法部门就对食品标签进行新的一轮监督检查,和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你在你的货架上看一看你所经销的食品标签是不是符合我们新颁布的规定。所以在生产环节的一些监督检查规定,标识、标注的要求,质量控制的要求,对我们流通企业也同样适用,希望我们加强沟通、共同合作,保证食品安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