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5月14日讯 尽管大多数人还是谈经济危机色变,但是无法否认这场危机也促进了社会的积极变化,比如人们对教育的追求。《纽约时报》本期文章指出:经济萧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因为受教育少的人更容易遭受失业或是工时减少,经济的下滑让人们重新意识到学位的价值。

阅读全文如下,原标题:经济衰退期的美国大学生(Students of the Great Recession)

1929年的大萧条并没有留给人们太多慰藉,但是它的确改变了美国人对教育的看法,而且明显向好的方向改变了。在1930年,只有30%的青少年高中毕业,而10年后的1940年,这一数字却增长到50%,因为在这些年除了呆在学校,也没有其他更好的事情去做。大萧条不仅使得美国人变得更加坚强,也更聪明了。

在随后的数年间,这些新培养出来的熟练劳动者帮助美国成长为经济巨人。他们有的是车间工人,办公室职员,也有那些塑造了通用汽车,美国钢铁,R.C.A.以及IBM等大型公司的经理们。所以在两年多前,当我们这一代的经济大衰退开始的时候,很正常人们会期待类似但不那么极端的事情会发生。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近年来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的比例正好是30%。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比例都太低。近三十年间,大学毕业生与非大学毕业生工资间的差距正迅速扩大,这表明有大学学位的劳动者已经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尽管一个社会应该培养多少大学生的确是有一个自然的上限,但显然美国离这一上限还很远。

更严重的经济衰退可能会改变这一现象。主要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人们要么选择呆在学校,要么被重新赶回学校。首先,用经济学术语来说,经济衰退降低了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当经济状况不好的时候,你不太可能会因为上学而错过一个每小时挣20美元的工作。其次,正如进入白宫任职的普林斯顿经济学家塞西莉亚·罗瑟所说,经济萧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因为受教育少的人更容易遭受失业或是工时减少,经济的下滑让人们重新意识到学位的价值。

好消息是现在这一动态机制似乎又在发挥作用。美国劳动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秋季进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的比例上升到70.1%。这是从07年的67.2%增长的又一新高。而且PEW研究中心的分析师还发现这一增长绝大多数发生在培养工薪阶层和贫困学生的社区大学,他们的受教育问题通常会被人遗忘。据社区大学周刊的报道,在伯利恒的北安普顿社区大学为了应对学生人数的激增,只好在空的百货商场和教堂的地下室上课。而加州的弗列斯诺城市大学目前招收了25000名学生,却只有3000个停车位。

然而现在的这种过度的拥挤状况正是人们质疑目前大学人数激增是否会带来大萧条时期高中人数激增同样的效果的主要原因:目前并清楚大学院校会不会,或是有没有能力培养好他们的学生。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进入大学的青少年的人数一直在很稳定的增长。但是毕业率却下降了。数据显示,无论是哪所学校,在那些为了获得一个两年制学位而进入社区大学,并期望以此获得护理,汽车维修,以及学前教育等相关工作的学生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最终拿到了学位。正如当代教育史的合作者之一劳伦斯·卡兹(Lawrence Katz)说的那样,尽管美国在大学入学方面依然领先,但是在真正有意义教育成就的方面却不再领先。

大学辍学率激增这一问题目前正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奥巴马政府已经宣布他们将把完成大学学业与大学入学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与医疗改革在一起的教育提案包括了一个很有前景的投向社区大学的20亿美元的试点项目。尽管这比白宫一开始要求的资金要少,但是也足以做出改变了。与此同时,盖茨基金会也开始把两年制大学当作改善高等教育的关键。上个月在社区大学校长的集会上梅琳达.盖茨说“我们不得不接受大学毕业率太低这一事实。”盖茨夫妇恳请他们变得更富有创新精神,并将从基金会拿出4亿美元来鼓励此项变革。

大学管理者和研究者都承认他们现在还不知道究竟什么能起作用。似乎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对学生的准备,可这大部分又不是学校所能控制的。但是密集的补救似乎开始起效,同样将经济补助与学业表现挂钩也起了作用。在路易斯安那州和西弗吉尼亚州,那些一直坚持完成学业才能拿到奖学金的学生表现得远比其他同学出色。特别是在政府预算缩减的时期,这样做还有一个的好处,就是将补助主要发放给那些最有可能毕业的学生。最后,当然上大学的整体成本也是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成本越高,毕业的学生越少。

大萧条时代的青少年的一大优势是他们当时高中的学费是:零。然而大学在美国可能永远都不会免费。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最近州预算的削减使反倒使得上大学更加昂贵。而且,大学毕业生对于国家的经济前景的影响也没有1930年时的高中毕业生那么重要。那么究竟该做些什么呢?

在最近的演说中,盖茨夫人花了足足好几分钟赞扬她所遇到的社区大学生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坚韧品质。她说有个学生在夜班和早课之间就在自己车里打个盹,另外一个学生则在照看自己幼小儿子的同时攻读化学。可惜的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这样坚韧和有创造性。更确切的说,恐怕我们其他人也不会如此。政策制定者,管理者以及决定了今天大学现状的投票人们不得不将一个只完成一半的工作当作既成事实,直到它改变,否则将很难看到美国迎来另一个教育的高潮。

阅读更多国外名刊精选文章

作者:戴维·里昂哈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