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7月23日讯 23日下午3时,国家安监总局和公安部通报大连输油管道火灾初查原因表示,在油轮暂停卸油后,负责作业的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注入含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造成管道内爆炸。

情况通报显示,负责现场作业的公司是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事发当天(7月15日)15时30分左右,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所属30万吨"宇宙宝石"油轮开始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油,卸油作业在两条输油管道同时进行。20时左右,祥诚公司和辉盛达公司作业人员开始通过原油罐区内一条输油管道(内径0.9米)上的排空阀,向输油管道中注入脱硫剂。7月16日13时左右,油轮暂停卸油作业,但注入脱硫剂的作业没有停止。18时左右,在注入了88立方米脱硫剂后,现场作业人员加水对脱硫剂管路和泵进行冲洗。18时8分左右,靠近脱硫剂注入部位的输油管道突然发生爆炸

当时,爆炸油轮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送的原油属于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控股的下属子公司)。

受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加入原油脱硫剂作业,辉盛达接着又安排了祥诚商检在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作业,所添加的原油脱硫剂由辉盛达生产。

通报称,事故暴露出四个问题,一是事故单位对所加入原油脱硫剂的安全可靠性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二是原油脱硫剂的加入方法没有正规设计,没有对加注作业进行风险辨识,没有制定安全作业规程。三是有关部门接到暂停卸油作业的信息后,没有及时通知停止加剂作业。四是事故造成电力系统损坏,应急和消防设施失效,罐区阀门无法关闭。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韩学功对网易财经表示,石油化工是高风险行业,但两家公司在操作过程中没有进行可行性实验,使得安全检验不过关。要坚持在石油化工企业中贯彻实施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按照事故发生过程来看,辉盛达和祥诚商检两家公司是事故的直接责任方。

通报强调,加强危险化学品各环节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布局。

事故中,港区内原油等危险化学品大型储罐集中布置,也是造成事故不断出现险情的重要原因。

相关:

专题:中石油大连输油管爆炸

国家安监局与公安部关于大连油管爆炸通报全文

作者:江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