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季节性调整后, 汇丰经营活动指数7月份录得56.3,高于上月(55.6),说明中国服务业的经营活动进一步增长。增速虽然低于长期平均值,但仍算明显。报告经营活动上升的受访企业普遍把增长归因于新接业务增加。自本项调查开始以来,经营活动一直呈现增长态势。7月份,中国服务业接获的新业务量继续上升, 这种趋势目前已持续20个月。本月扩张率明显, 居3个月以来之首。受访企业表示,新业务的增长反映了市场需求趋旺。还有调查样本提到新产品开发, 以及在一些情况中,促销成功等因素。

7月份,中国服务业的未完成业务量连续第3 个月下降,降幅温和且环比略见放缓。报告未完成业务量减少的企业普遍表示原因与产能充裕有关。效率的提升也被认为是促使企业手头( 尚未完成) 工作量下降的原因。

7月份数据显示,在最近调查期内,中国服务业的用工规模继续上升。企业用工人数有实质增长, 增速略大于6 月份。目前, 服务业就业已连续18 个月保持增长。调查显示, 企业增员的主要原因是新接业务量上升。还有调查样本提到公司扩张计划也是支撑就业增长的因素。7 月份, 中国服务业的平均投入成本进一步上扬。成本涨幅比较明显,但略低于该项调查数据的历史平均值。报告整体成本上升的受访企业普遍把原因归结为劳动力相关成本上扬。许多受访企业还提到租金和燃料涨价等因素。目前,投入价格已经连续9 个月呈现上扬。

截至7月份,中国服务业的收费价格已连续7 个月上扬。企业的加价幅度仍算温和,但高于该项调查数据的长期平均值。关于加价的原因受访企业普遍表示与市场需求上升有关。另一面,降低了收费的企业则表示降价与新业务竞争加剧有关。

数据显示,中国服务业界对未来1年的经营前景高度乐观。不过, 在16个月以来, 本月乐观度处于倒数第2位。调查样本显示,对前景的乐观与未来新业务的增长预期有关。

经营活动指数

问:请将本月的经营活动水平 ( 例如总收入、收费时数等 ) 和上月情况比较

经季节性调整的 7 月份经营活动指数继续停留在 50.0 分界线之上,说明中国服务业的经营活动进一步增长。本月增速明显,大于创下 15 个月低点的 6 月份。约 23% 的受访企业报告产出比 6 月份有所增长,原因普遍是新接业务量增加。自本项调查开始以来,经营活动一直呈现增长趋势。

新业务指数

问:请将本月获得的新订单/ 业务总量 ( 不论是否已完成) 和上月情况比较

7 月份,中国服务业的新接业务量继续上升,将近 22% 的调查样本报告环比增长,而报告环比下降的仅占 4% 。本月新业务增幅明显,居 3 个月以来之首,但整体上仍略低于该项调查数据的长期平均值。报告新业务量上升的受访企业普遍认为业务增长与市场需求上升有关。还有调查样本提到了新产品问世等因素。

未完成业务指数

问:请将贵公司本月未完成 ( 在手头尚未完成 ) 的业务量与上月情况比较

截至 7 月份,经季节性调整的未完成业务指数已连续 3 个月处于 50.0 分界线下方,说明中国服务业的未完成业务量进一步下降。积压工作降幅温和,但略大于本项调查的长期平均值。调查样本提供的信息显示,企业手头(未完成)工作量的下降反映业界产能充裕。

就业指数

问:请将贵单位本月的员工人数与上月情况比较 ( 每两位兼职员工视作一位全职员工计算,临时工不计算在内 )

中国服务业的用工规模在 7 月份继续上升,就业扩张趋势目前已持续 18 个月。将近 13%的调查样本报告较 6 月份增员,仅 2% 的调查样本报告减员。本月企业用工规模有实质增幅,且高于该项调查数据的长期平均值。报告增员的企业普遍把原因归结为新接业务增加。新产品的开发对就业增长也有支持作用。

收费价格指数

问:请将贵公司本月的平均收费(例如每项服务或时间单位的收费)与上月情况比较

7 月份,中国服务业的收费价格上扬,此加价趋势目前已持续 7 个月。企业提价幅度虽然仅属温和,但已高于该项调查数据的历史平均值。绝大部分企业(将近 89% )表示服务收费与 6 月份持平。报告加价的调查样本普遍把加价归因于客户需求上升。降低了收费的企业则普遍表示原因是为争取新业务而采取降价策略。

投入价格指数

问:请将贵单位本月就采购、工资、薪酬等所有开支的平均价格与上月情况比较

最新数据显示,7 月份中国服务业的平均投入成本进一步上扬,经季节性调整的投入价格指数显示投入价格有实质升幅。不过,本月指数值低于该项数据的历史平均值。调查样本提供的信息显示,在最近的调查期内,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带动投入价格上扬的主要因素。还有不少调查样本提到奖金分红等支出上升。

经营预期指数

问:贵公司预期未来 12 个月的业务量会有增长、下降还是持平?

7 月份的经营预期指数高于 50.0 分界线,说明中国服务业界预期经营活动在未来 12 个月会有增长。本月乐观度显著,略高于上月,但仍低于该项数据的长期平均值。调查样本显示,业界的乐观心态与新业务预期将持续增长、业务开发及公司扩张计划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