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财富更多,我们更在意精神;当知识更多,我们更寻求价值;当世界越来越虚拟,我们更需要面对面的沟通。”面对明德堂内的千余位来宾,未来中国总干事王红以这样的三句话,诠释着未来中国的缘起。9月10日,教师节的当晚,未来中国“领军人物大讲堂”开坛仪式于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举行。二十余位未来中国的导师与志愿者亲临现场,同到场的30余家媒体以及来自首都各高校的千余名青年学子共同见证了未来中国的起航!

当晚,可容纳千余人的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内座无虚席。首先由未来中国的创始常务理事代表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彭壮壮学长为当天到场的20多位导师及志愿者颁发了未来中国荣誉证书。彭壮壮学长深情地讲到:“今天在这里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的爷爷奶奶是革命先烈,他们为了国家的解放和人民的自由幸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经常在想他们那一代人活着为了什么,我们活着又为了什么?我们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着对理想的憧憬,我觉得现在的世界更需一个理想和理想者的家园。我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能够成为未来中国这样一个理想和理想者家园的一份子,也欢迎所有的同道者共同加入我们的家园。”

(彭壮壮学长为到场的众位学长颁发未来中国荣誉证书)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价值中国网创始人兼CEO林永青、万科集团副总裁、北京万科总经理毛大庆、MTV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梅燕等众位导师在台上也纷纷寄语未来中国:

导师在今天是用来学习和模仿的,在明天是用来超越的。

有理想、有抱负、懂使命,就会抓住未来,中国的未来美好,大家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我相信未来中国助学联盟会成为我们中国很多年轻人的祝福,也能够成为未来中华的祝福。

愿我们用我们的知识、经验和教训的双臂托起明天中国的太阳。

……

仪式之后,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欧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吴建民,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三位作为主讲嘉宾,央视著名主持人路一鸣担任主持,在“交流使人生更美好”的主题之下,进行了一场同首都高校青年学子之间有益、智慧、幽默的交流。

“生命不息,贡献不停”

领军人物大讲堂”开坛之际适逢教师节。讲座伊始,在路一鸣学长的倡议下,全场青年学子起身向台上的三位导师致以节日的问候:“祝老师节日快乐!”短短的一行字由千名青年的喉咙中喊出,响遏行云。

(教师节之际,千人起立向导师致敬)

在谈到缘何加入到未来中国成为百位导师中的一员。赵启正院长说道:“生命不息,贡献不停。我常想在我这个年龄是不是还能做点事情,我觉得与年轻人多一些交流,和他们交朋友是非常适合我的。许多人问如何才能拥有超前的智慧,我认为有两点,一是与智者直接交流,他们一生的阅历与经验是异常宝贵的;二是多读好书。”

吴建民大使则意味深长地谈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抉择:“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总是要问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干什么?我自己选择了为国家、民族过一辈子,现在回过头来,我觉得将我们这些人的经历说给年轻人听,让他们思考、抉择,在这个争鸣的时期,于国家对于世界都是有意义的。”

张亚勤学长教育年轻人要不断学习和智者进行交流,同时,他在现场也送给年轻人一条自己总结出的成长公式:IQ×EQ×阿Q。张亚勤学长认为,虽然不同的成功人士有着不同的个性,但有四个基本方面决定着一个人是否能够获得成功:“一是使命感;第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自信;四是良好的心态及出色判断与沟通能力。”

主讲嘉宾现场PK,讲座现场恳谈恋爱观

讲座渐入佳境。路一鸣学长即兴向三位主讲嘉宾抛出了一道试题:“如果我是一名2010年入学的大学新生……同学们可以打分,掌声的热烈程度代表ABCD哪一级。”

“首先要选择一个使我充满激情、感兴趣的专业。”张亚勤学长这样回答:“我会找一名比自己高两级的同学作为朋友,对未来充满乐观,充满理想,另一方面要更加务实,尽量开拓自己的眼界。”

吴建民院士表示要选择一个问题来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涯:我来到大学为了什么,要做什么?他表示,如今的世界诱惑很多,如果没有一个坚定的志向就很容易走歪路。而勤奋、团结与自律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自己管不住自己要出大问题,成大事首先要管住自己。”

赵启正院长着重阐述了自己的“硬理想”与“软理想”,他说,要做一个懂得感恩、有激情、有责任感且诚实的人!“时间就是金钱,诚信就是生命!”三位导师的回答不分伯仲,三种不同的人生经历所凝聚成的宝贵箴言引得明德堂内掌声雷动。

当谈到大学生是否应谈恋爱时,赵启正院长幽幽回忆:我们那时候可是严禁谈恋爱的。引得场内笑声连连;吴建民大使风趣地表示:人生难得一知己,真正发现和你志同道合的还是不能放过;张亚勤学长则自曝如今的夫人便是自己的初恋情人,并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但不约而同,三位导师均认为:“不要为谈恋爱而谈恋爱,重要的要找到知己。”

(讲座有趣、有益,比原定时间延长半小时之久)

青年一代要有大国胸怀

人与人,国与国之间都存在交流。谈到中日关系,曾任外交部发言人的吴建民院士表示,中日之所以许多合作都不能开展,主要原因是民间关系不好。“两国的民众相互了解非常重要,现在中国有这样一种现象,因为在历史上日本对我们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所以现在中国有这种现象:好象骂日本就是爱国。这是不对的,骂,也要看骂的对不对。我本人曾在日本人打重庆时差一点被炸死,但仇恨不能遗传,我认为21世纪的中国青年要有很广阔的胸怀,有大国的胸怀。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忘记历史,历史是要铭记的,但不能见到别人什么都说不好,都去骂,这样是不对的。

(同学们自发组织献花,两代人合影留念)

与智者对话,传递思想,分享生命。整场讲座在路一鸣学长的调节下气氛始终高亢、热烈,不时掌声雷动,其幽默风趣而不失机智的主持风格极大地调动了三位嘉宾与同学们发言的兴致。同学们热情高涨,提问者手臂如林:

中国人不善于交流同教育体制有关,是什么造成我们的教育体制,如何对这种教育体制有所改变?

以后纸媒会不会真的被网络媒体或者电子媒体所取代,我们最终会走向一个全新的媒介态势?

现在的外交环境下,青年人如何做好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提升中国软实力?

我在和别人交流时候,如何使得自己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我觉得交流越多越觉得自己的就业方式广泛,这样就不知道如何选择了。

……

同学们的问题起于“交流“,又不止于”交流“。三位导师字字珠玑,如杜鹃啼血般将自己的生命精华与到场的年轻人分享。即使讲座已然延长半小时之久,但在临近结束时,仍有几十双手高举空中,同学们大感意犹未尽。

有思考、有碰撞、有探讨,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在短短的一场讲座交流之中,三位导师将几十年人生历练中最宝贵、最真挚、最诚恳的价值观传递给在场的青年学子,其功其德,利在千秋。

来自:未来中国秘书处 2010年9月13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