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0月30日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今日表示,稀土问题是当今中欧贸易关系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现在外面有一些说法,说中国控制了稀土出口,这是毫无根据的。

魏建国指出, 虽然中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是人均资源量很少,加上长期以来经济粗放发展的原因,目前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的问题日益严重。

魏建国是在当日召开的《欧洲和中国战略合作发展论坛》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当前既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又要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义务”,魏建国表示,中国有必要加强包括稀土在内的矿产品原料的生产、消费和出口进行管理,而且我国对当前稀土的原材料的开采、生产以及出口环节采取的管理措施,都是依据中国的矿产资源法和对外贸易法来制定的,是符合世贸组织原则的。

魏建国透露,对于稀土问题中国已经通过现有渠道和机制向WTO进行了通报,现在外面有一些说法,说中国控制了稀土出口,这个是毫无根据的,对包括稀土在内的一些原材料进行管理,这是一种正常的途径,也是出口国应该和必须做的。

“所以我们跟国际上的一些组织多次解释,希望他们理解,不要听取一些甚至某些国家的舆论操作”,魏建国强调。

据了解,中欧建交35年来,双方贸易额增加了170倍,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

数据显示,今年前月,中欧贸易额为3494.9亿美元,同比增长34.4%,其中中国出口2260.7亿美元,增加35%,进口1234.4亿美元,增长33.4%。

魏建国表示,除稀土外,中欧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欧洲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

欧盟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以及中国企业到欧盟商务的签证和工作许可难等问题,也是中欧之间面临的重大挑战。

魏建国建议,充分发挥现有的双边机制作用,加强多边领域的合作;建议构建更为成熟的中欧经贸“二轨”对话机制,除中欧政府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之外,还要建立更稳定的、成熟的企业和智库之间的交流平台;最后,中欧携手,共同推进非洲经济的发展。

魏建国:非常高兴来到这里说一下中国与欧洲的发展论坛。

尊敬的袁木主任,尊敬的各位大使,女士们、先生们,今天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在这里跟各位探讨一下欧洲和中国的战略合作问题。我在欧洲已经呆了15年,所以我讲欧洲语和法语,考虑到我英语的水平还不能完全表达出我今天所讲的内容,所以准备用我的母语来讲。

深秋的北京有感寒意,让我们感到中欧合作经贸的热潮涌动,大家知道10天前,重庆、新疆、欧洲国际铁路联营的启航仪式掀开了中欧合作的新篇章。我在新疆工作快四年,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是我的老领导,是我们共同为筹建第二条规划大桥在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的领导下,在新疆段连接到日照和连云港都做了非常大的工作,十天前开通了国际铁路营运,十天以后集团体第五次峰会在韩国首都首尔开幕,我将2号赶过去。我想集团体的第五次峰会将为中欧经贸合作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今天我想围绕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广阔这一问题,谈一下中欧经贸关系的现状和问题。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经贸关系是中欧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引擎和坚实基础。

大家知道中欧建交35年来,双方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贸易额增加了170倍,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有人问我欧盟、美国、日本怎么看?我们所有的贸易伙伴像马拉松一样可以分为四个团队,3千亿以上是第一团队,第一团队里面有三位,最早跟我们贸易是日本,日本后来被美国追上,美国现在被欧盟追上,欧盟是我们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我们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1-9月,中欧贸易额为3494.9亿美元,同比增长34.4%,其中中国出口2260.7亿美元,增加35%,进口1234.4亿美元,增长33.4%,欧盟是中国最大的技术引进来源地,到今年1-9月份,中国从欧盟引进的技术就是2171项,获得金额54亿,欧盟是中国累计第四大世界投资的来源地,截止今年9月底,欧盟在华直接投资项目应该达到了329000个,实际投入719.6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对欧的金融、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达到80.2亿美元,我参与了联想收购IBM的手机PC,我们吉利收购沃尔沃,也参与了TCL收购,所以,应该看到我们对欧洲的金融和非金融领域的投资是非常快速发展。但是我们在看到中欧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的同时,也要客观的看待中欧经贸合作中存在的一些挑战。我想中欧之间当前的挑战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

1.稀土问题。大家知道虽然中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是人均资源量很少,加上长期以来经济粗放发展原因,目前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的问题日益严重。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当前我们既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又要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义务。因此,有必要加强包括稀土在内的矿产品原料的生产、消费和出口管理,而且中国对当前稀土的原材料的开采、生产以及出口环节采取的管理措施都是依据中国的矿产资源法和对外贸易法来制定的,是符合世贸组织原则的,而且我们已经通过现有的渠道和机制向WTO进行了通报。现在外面有一些说法,说我们控制了稀土出口,这个是毫无根据的。我们这样做也是对稀土,包括稀土在内的其他原材料进行管理,这一点我看在座的各位是理解的,这是一种正常的途径,也是出口国应该而必须做的,所以我们跟国际上的一些组织多次解释,希望他们理解,不要听取一些甚至某些国家的舆论操作。

2.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中欧的贸易不平衡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大约是90%是加工贸易的顺差。加工贸易,我主管了差不多10多年,现在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农民工以及参与这块的工作人员是1.2亿人,我们进口了一些加工贸易的原材料,通过中国再把产品出口,所以这种对欧盟贸易的顺差实际上是80%的外资企业在中国进行加工贸易,我对这一点比较理解,比如在深圳看到高新技术的产品,实际上我们是按照外商的要求进口了原件、大部分的材料。在这里只用我们的工人的廉价劳动力,所以在这个方面我想欧盟主管这块贸易的官员,我接触他们心里是清楚的,中欧在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的差异,是贸易不平衡的根本原因。目前欧盟经济以服务业、先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在中国制造业仍然是经济的主体,刚好能满足欧盟市场对物美价廉的需要,同时欧盟成员国通过在华的投资,销售了,也代替了对华直接出口。其产品的返销又增加了中国的出口顺差,所以如果把货物的贸易、服务的贸易以及投资的收益加在一起,我个人认为欧盟和中国的经济利益,中间的贸易现在不是讲不平衡嘛,加上进出口,加上我们的投资,加上我们的服务,我想这块基本是平衡的。

3.关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世界范围内并不存在着统一的市场竞争模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选择经济发展的模式也不同。大家知道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欧盟要更多的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市场经济地位的政治意义,我个人认为要大于经济意义。我们做反倾销的时候有一个对照和对比,作为一个根据。每年我所知道的商务部在欧盟这块所进行的牵涉到一些商品不是很多,金额更是很小。去年商务部已经接受了国际上面的58项反倾销的各种调查,金额达到108亿,不管怎么样,就是这108亿全球的,跟我们接近3万亿的进出口贸易,那是一个小数,所以我个人认为承认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它的政治意义实际上大于经济意义,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今天在座的有各国的欧盟代表和各国的大使以及使馆的代表,我们希望你们能够尽早的认识到这一点,尽早落实市场经济地位,推进双方经贸关系迈向新的高度的关键。根据WTO的规则,到2016年,即使不承认,中国将自动进入市场经济地位,所以我在这里说一下,不希望我们的好伙伴是最后一个承认中国经济地位方面。

4.欧盟对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的问题。欧盟对华出口管制已经成为双边高新技术贸易,也成为双方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中国在环境保护和治理、绿色和低碳经济技术开发,在应用方面有很多的市场要求,尤其中国处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对高技术的需求旺盛,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积极布局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市场。我觉得这一点希望欧盟,两句话,抓住机遇,不失商机。尽管美国对我们有一些出口产品限制,但是它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点。最近一段期间,对这方面的产品出口也开了口子,当然还不够。日本也是这样。欧盟有着很好的一些技术和先进的产品,我们希望欧盟在这个地方尽快的解除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限制。

5.中国企业到欧盟商务的签证和工作许可难的问题。这是一个老问题。中国企业到欧盟的商务签证和工作许可一直没有很好解决,一直影响中国投资者的热情。我希望欧盟在这一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中国企业到欧洲去投资,是帮助你解决一些经济的问题,帮助你解决当地的就业、财政问题,你拖了半天,对我们的签证,对我们的居留以及工作许可,这实际上对一个项目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影响。我深切的希望欧盟能够督促成员国推动解决签证和许可证这些实际的问题,为中国更多的企业到欧盟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女士们、先生们,中欧的经贸关系虽然面临很多挑战,但是双方经贸合作的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为此,我在这里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现有的双边机制作用,加强多边领域的合作。中欧现有总理级的领导人会晤,副总理级的经贸的高层对话,还有中欧的经贸峰委会,中欧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对话等部级的机制和经贸工作组的司局级机制,可以说我们各级的机制是完善的,层次是清楚的,职责是明确的,中欧又都是多哈回合谈判的主要推动方,我们应该共同合作来推动多哈合作谈判早日结束。在集团体等国际经济组织求同存异,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向更好、更合理的方向迈进。

第二,建议构建更为成熟的中欧经贸“二轨”对话机制。除中欧政府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之外,还要建立更稳定的、成熟的企业和智库之间的交流平台,针对可能出现的经贸摩擦,要及时的预警,加强双方企业界、智库之间的交流,通过沟通和协商解决问题,避免矛盾的激化。政府可以通过论坛、座谈会方式加强与企业交流,在新出台和修改政策法规,及时听取企业和智库方面的意见。

第三,中欧携手,推进非洲经济的发展。欧洲在非洲合作有很多的工作的经验,我们应该形成技术、资金和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互补,在这一点上,中国和联合国做得比较好,比如说我们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在尼日利亚派了700名农业技术人员。我们跟法国、德国也在商议,如何利用双方开展工作。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主席是我们友协的中非对外友好协会的会长,他也特别重视这块。因此,在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方面,我们应该携手共进,构建更为均衡的全球经济。

我相信只要中欧双方继续坚持相互开放市场,积极推进贸易的自由化和投资的便利化,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双方的经贸关系就会更稳定、健康的发展,也为双方的企业界创造大量的合作机遇,为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我特别高兴看到今天有这么多的企业家以及有这么多的欧盟的国家和代表在这里,利用这样一个平台,让大家进行畅所欲言,提出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不能够只满足现在的情况,我们要共同努力,为了更好明天的合作,我们会尽出比以往更大的智慧和才华,我们和中欧之间的合作确实是一种希望,有一种梦想,我们做这些是朝目标而努力的。

谢谢大家。

作者:海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