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1月11日讯易才集团和新人力杂志联合举办的“2010第五届新人力高峰论坛”今天在上海举行。中国人力资同业公会(HASA)总联络人张臻在接受网易财经采访时表示,国家人才战略下,新一代员工逐渐成长,人力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下变得更重要,因为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不仅仅说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即使是管工人的管法和以前也是不一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人力资源管理是有机遇的,挑战和机遇是并存,它在企业中间的地位和作用可能是更加重要。

以下是采访实录:

网易财经: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请到中国人力资源同业公会的总联络人张先生,张先生,您好!

张臻:大家好。

网易财经:首先我们想请您介绍正在筹备中的中国人力资源同业公会的大概情况是怎样的,为什么要成立这样一个公会?

张臻:中国人力资源同业公会主要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目前是由284个在企业中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层共同发起的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这些发起人的背景,基本上都是来自世界五百强在华机构或者是有一部分是亚太区,还有一部分是全球资源的最高管理者,我们所谓的最高管理者就是HR人力资源总监及以上的组成人员。

筹建这个公会的主要目的就是考虑到三点:

一,我们现在考虑到今天这样一个会场,我看其中有一个主题,就是现在产业结构调整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的一些变化和变革,我们这些发起人就考虑到,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说,我们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的操作者、管理者,我们是不是能够在这个大的变革的浪涛中起到一些作用,主要比如说像怎么样把高校大学生的培养和这些产业实际的用人需求结合起来,这应该来讲,这个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包括这些大学生就业,包括很多社会上的有识之士讲到,高等教育和实际需求的脱节,这就是促进就业的一个宗旨和使命在里面。

二,我们考虑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本土市场和本土文化的一个挑战,因为现在有很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还有一些方法,基本上来讲,人力资源这个词,就是一个美国的词,这一套理念基本上都是美国的舶来品,我们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后的几十年中间,我们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线工作人员,我们自己越来越感受到一个挑战,就是国外的一些理论和实践,在中国本土市场上的运用,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能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实际上这脱离不了中国的本土市场和文化环境的,我们作为中国的人力资源的一线工作者,我们应该有这个责任,就是说,怎么样把这些好的东西和中国实践结合起来,包括中国传统的管理模式中间,还有非常好的非常有价值的精华的东西,把它提炼出来、总结出来,形成一个体系,服务于在中国的这些企业,包括在华的跨国公司、在华机构,也包括我们中国企业现在也是在做很多全球化的工作,包括很多中国企业在国外进行收购,他们的分支机构得开到国外去了,不管是外资企业还是中资企业,他们在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融合过程中,非常需要这样一个体系化的东西,这个是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宗旨和使命。

这就是同业公会成立的一个初衷和目的。

网易财经:目前你们的规划和活动形式是怎样的?

张臻:公会的规划和活动形式,因为我们是作为一个非盈利组织,我们跟一般的商业机构在方向上或者是治理结构上是有很多不同的。

首先,我们的会员一起决定公会未来的走向,因为智慧来自于群众,我们公会作为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没有所谓的老板,没有一个具体的公会的股东,不能某一两个人决策这个公会怎么发展,所有的内容都是通过集体的智慧来决策。这就决定了我们未来的服务或者是未来提供的一些服务或者是产品,也是公会的会员所实际需要的。比如说出版物,这些出版物的内容或者是稿件都是来自于我们选编这些会员在一线工作中的切身体会和案例,这可能跟一些普通的或者是市面上一般的商业刊物不一样,就是我们谈的东西都是我们所谓的干货了,就是有很多实际的东西,而不是单纯的做广告。比如说我们未来跟一些高校的合作,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跟一些高校,像现在我们正在洽谈的MBA的合作,我们可能会给他们提供一些案例或者是提供一些教材和研究的素材,我们知道中国很多MBA的教材和使用的一些材料基本上都是舶来品,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是英文直接翻译成中文的,这些东西,实际上我自己在读这个EMBA的过程中,我们当时在课堂上也挑战教授,我们说教授您讲得很好,因为我们的教授也是美国的教授,但是您讲的这些案例,跟我们在中国市场上实际上是不太适用的,因为我们在中国市场上不太碰到这种情况,所以这种是我们在工作中知道MBA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因为这些MBA出来以后,他们是做公司管理层,不管是在中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对于外资企业他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在华的运作,对于中资企业面临的不光是在中国的运作,他甚至于要全球化国际化的人才的管理,所以对于他们来讲,我们公会认为,给这些MBA提供的案例里面总是要基于中国市场、中国文化这样的一些素材,这也是现在很多高校的一个反馈,就是他们认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应该来说的话,这是其中的两块。除了跟MBA的合作,更多的还有比如说跟本科院校的合作,在他们的专业设置上,在他们的教育方向上,我们可能会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包括大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都做一个指导,我相信对他们学校未来学生的就业和大学教育也是有所裨益的,包括我们也在计划中间,就是我们的MPO现在正在筹备期,一旦正式成立以后,我们底下会设相应的公益性的基金,包括在助学、促进产业和教育业的结合方面做一些贡献,这也是我想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讲的一个社会责任感。

网易财经:今天的论坛上很多嘉宾提到了十二五规划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一些观点,那么今天论坛主题是国家人才战略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您觉得后危机时代,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张臻:我觉得说到这个机遇的话,我想这个机遇是非常大的,从我个人的理解,因为我自从担任人力资源同业公会的总联络人开始,我跟很多企业高层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包括一些企业的老总有很多的沟通,我觉得现在一个趋势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国家的人才战略,包括国家产业结构的一个方向,就是鼓励向技术密集型、节能环保包括先进制造业还有现代服务业发展,包括上海,如果讲上海的话,可能有一个更具体的方向,比如说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在这样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我们会发现,在人力资源角度来讲跟改革开放过去三十年有很大的变化,如果说我们过去的三十年中间有很多是粗加工的、一般性的粗放型的经济,这样的一种经济环境下,可能更多的是需要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作为HR来讲,可能就是管工人,那是一种模式,但是在未来的新的产业结构和国家人才战略下,我想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讲,他要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员工群体,因为企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可能未来员工结构是不一样的,他们可能是更有知识受过良好教育的,比如说刚才我听到袁岳先生讲的话题,我感到非常有新意,因为他从新生代的八十后九十后的员工心理素质和诉求出发去分析未来企业中间员工该怎么管,有哪些变化,我觉得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一个大的挑战,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很有个性,他们的心理跟生活环境跟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是不一样的,和那个时代的员工是不一样的,对于未来的管理我们该怎么做,我觉得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挑战。

机遇是显而易见的,人力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下变得更重要,因为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不仅仅说是大家是流水线上的工人,仅仅是做一些简单的粗加工,可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如果说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工作的话,中国还要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制造大国的话,我们未来的加工和制造可能是更需要含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人,可能我们管工人的管法和以前也是不一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人力资源管理是有机遇的,就是他的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他在企业中间的地位和作用可能是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