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0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创25个月以来的新高。面对中国进入全面通胀时代的质疑,国家统计局表示否认。那么,到底应如何判断通胀水平?通胀的根源究竟在哪里?通胀能否被控制住?本期《意见中国》集合国内七位经济学家,为您详细解读本轮通胀。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力图纠正主流经济学界以CPI来判断通胀水平的传统做法。他们认为,通货膨胀不仅仅指消费品物价上涨,资产价格的普遍上涨其实就是通货膨胀的前一阶段。

对于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它只有反映趋势的意义,实际上的统计不会准确。

对于通货膨胀的原因,黄益平认为,是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他说:“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理论来看,钱多了总归是要爆发出来的,也可能通过CPI爆发,也可能通过资产泡沫爆发出来。”黄益平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均认为,物价上涨不能怪炒家,它只是货币超发的自然反应。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认为,通货膨胀是财富的转移。那些能先得到货币的人,实际上掠夺了他人的财富。他说:“原来总价值是一个亿,现在多发了一个亿的货币我拿到了,那这就是两个亿,就是每个商品价格平均增加一倍,实际上有一半的财富就从你们手里到我手里了。”张维迎说,在危机发生后,政府抵制不住通货膨胀的诱惑,这相当于是抓着老虎的尾巴在跑,很危险。

对于解决通胀的方法,许小年、黄益平和花旗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沈明高等经济学家的建议是:加息,人民币升值,放弃刺激经济的政策,放弃保增长的目标。

以下为部分视频实录:

通货膨胀是财富的转移

张维迎:比如危机出现了,我们几万亿的投资扔给一些部门,实际上是保护了这些人,而不是好多老百姓都能受益。

这就是奥地利学派说的,货币不是中性的,谁先拿到货币谁就占便宜。所以总会有人有积极性游说政府:“快花钱吧!”因为钱花到他那儿,他就可以赚了。打个比方,从政府的角度,把市场流通的货币增加一倍,这一倍都给我。不是简单的物价上涨一倍,而是说我从你们那儿拿走50%的财富,都归我了。原来总价值是一个亿,现在多发了一个亿的货币我拿到了,那这就是两个亿,就是每个商品价格平均增加一倍的话,实际上有一半的财富就从你们手里到我手里了。

通胀是政府抵制不住的诱惑

张维迎:其实应该这样讲:靠人为的这种投资带动的经济肯定是不可持续的。我套用哈耶克在分析通货膨胀的时候说的一句话,政府有时候经受不住通货膨胀的诱惑,

他的比喻就是,你抓住一个老虎的尾巴,只有两种选择:一种就是你放开,这时候老虎会把你吃掉;另一种就是你紧紧的抓住,跟着它跑,直到老虎把你累死。我们的投资很类似这种情况。我现在不再追加投资了,那么经济马上就会掉下来。另一个办法呢?我不断的“面多了掺水,水多了加面”,不断地增加投资,就是抓住老虎的尾巴跑,最后会累死你。

黄益平:我们说日本“失去的10年”或者是“失去的20年”,很多人说是因为广场协议,我觉得没什么道理。根本的原因在于,日本政府在广场协议之后,为了抵消日元大幅度升值的后果,实行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贷款增长速度增加,利率往下调,货币发行量大幅度上升,最后制造了全世界最大的泡沫。

到1980年代末,它的实际资产泡沫上升速度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西方国家资产泡沫膨胀的速度,最后调整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