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2月1日讯 第八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今日在深圳华侨城洲际大酒店举行,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演讲。刘纪鹏表示,完善中国中小资本市场要解决两个战略瓶颈问题。一个是三板,另外一个是审批制。

第一,三板的问题。

三板的问题,首先是定位问题,三板是要搞公司制还是搞交易所,他认为三板再也不能搞成交易所,但公司制的方向学界讨论不多。其次,三板公司是搞一个还是要搞几个三板公司?是就搞一个中关村,连分校也没有,还是一个中关村建几个分校,还是我们要全国搞几个中关村?三板公司的特点就挂牌转让,没有融资。所以它的一系列的变化,肯定不能搞成交易所的这种标准化,形成垄断。

如果说办公司制的话,这个出资人是在我们证监会系统内部几个交易所出资,近亲繁殖,还是要适当的吸收一点大区、重点省份、地方政府的股份,这样中央和地方能够调动积极性,大家上传下达,互相通气。我们证监会的领导和证监会的地位都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提高,不是现在这样高高在上。那批一个都是十亿、几亿的富翁。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我想三板的定位今后要成为摇篮,成为练兵的场所。今后我们能不能探讨先上柜后上市。关键在于上柜和上市这个转换有没有必要建立绿色通道,这个环节还是证监会在把。但是上柜的过程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备案制就可以了。所以地方金融办和券商要多发挥作用,这是关键。最后,三板要处理好和全国200多个产权交易中心的对接。不是一定要把人家都清理掉,要承认大家合力发展资本市场的作用,有效和这些产权交易中心对接,形式变化之后调动全体积极性,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

第二,审批制的问题。

刘纪鹏称,中国现在是核准制,有发审委,但问题很多。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审批的环节真的是关键。今年深交所上了300家的愿望实现了,但是和全国的要求仍然达不到。这里面也涉及到今后能不能尽快向注册过渡。交易所搞审批,也不行,你那上市跟发行最好分开。但是这个发行的环节,他张应该尽量把责任,把重罚的责任交给这些拿高薪的保荐人、券商,只要发现一个虚假你就停业,你预测连续超过多少不准,一年停业。落实到具体个人,不要让发审委承担责任,证监会也承担不了责任。但是现在压力都在证监会,人们的牢骚都发在证监会。所以如此矛盾集中,真的不利于现在的监管。

因此,就需要从核准向注册制转化。美国、香港都注册制,但是注册里面也有一个形式上的核准和实质性的核准。所以我们现在搞的是实质性的核准,香港跟美国核准是形式上的,你条件是不是具备,律师、保荐人要到这儿来发誓,每个人要签字,出问题你就出去。只要责任明确,没有不怕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