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世界之路”报道系列

12月22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表示,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将达2.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0%,这一数据超过了今年年初世界各经济机构对中国这一发展指标的预期,在整年国际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中国制造出口仍然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再次引发全球对中国制造的关注。中国制造到底如何创造了这个奇迹?相比于2009年,中国制造2010这一年有什么发展新动向,是否是将来值得浓重纪念的一年?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走到今日今地,到底在国外大牌买家眼中,中国制造是个什么形象?年底前,记者遍访常年与中国制造息息相关的国外买家,希望勾勒出中国制造之于他们的瞳孔成像图。

中国制造阵营两级分化日趋明显

与中国日益受关注的贫富差距一样,中国制造也显示出两极分化,这个分化在2010显得尤为明显。一方面中国制造频发安全事故以及产品质量问题,另一方面中国大量制造出代表世界制造工艺水准的ipad、iphone。与贫富差距不同的是,在这些国际买家看来,制造阵营的两极分化并不是一件坏事,反倒是优胜劣汰开始的一个先兆,是中国制造提升产业链,提高竞争力的一个必然经历,只有好的企业越来越好,差的企业逐渐被淘汰,整个制造产业才能进步。但这样两极分化带来的负面价值是,当中国企业还没有力量以自有品牌行走世界的时候,整个中国制造是一个整体的形象,当有的企业制造出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被诟病、受影响的是整个中国制造业,换句话说,好的企业正被差的企业所拖累,影响了其发展的空间和速度。

站在了拥有世界的最后一扇门前

中国制造经过这些年长足的发展,在发展中国家以及第三世界国家摧城拔寨,无坚不催,在多个此类市场上取得骄人战绩,不仅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有些还雄踞当地行业榜首,仍而对于那些富裕的国家——主要指北美、欧洲、大洋洲经济实体,中国制造的接受度依然不高,如果不真正赢得这些地区的消费者,中国制造将无法摆脱廉价商品的帽子,所谓的产业升级分享高端利润也将是泡影。对于受访的这些国际买家来说,2010年,明显感觉到中国制造一路过关斩将,已经站到了最后这扇门口,如果能顺利打开门,中国制造将拥有整个世界,整个世界都在看中国制造在现有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如何出招,来打开这扇被利器包围的门,和奥运、亚运火炬手一般,到底是中国制造中的谁会去首先走进这扇门

中国制造暗流涌动

2010年的中国制造与往年相比,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太多的不同,尽管增长的数据让人吃惊。然而受访的多个国际买家均对记者表示,在2010年生产、原材料成本连续增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以及连续国际贸易摩擦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似乎正在积蓄着力量,酝酿着风暴。中国的制造业可能正面临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转变,整个世界都在密切注视。

2010年,国内制造业的反应似乎与这些国际买家的感受不谋而合。这些国际买家受访时,频繁出现着一个缩写词“GMC”。 Global Manufacturer Certificate(GMC)是环球市场(亚洲)集团有限公司委托TUV(德国莱茵),根据GMC的8大标准对中国制造商进行严格的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查,以确认其是否真正具备相当规模的出口实力,反映了专业买家的采购习惯以及筛选优质中国制造商的评估标准,包括了买家最关注的是否是真正制造商,生产产品的能力,工厂规模,专业外贸团队及经验,产品研发能力,社会环境责任,信誉/商誉及过往OEM/ODM经验等体现综合实力的8大标准。GMC的顺势出现,似乎成为国内制造业积极谋变的一个明证。

国际买家感觉中国制造两极分化,差的企业影响了好的企业的发展。GMC正是一套认证系统,将中国制造这个笼统的概念再次细分,给予好的企业以一个独有而世界通用的标签,相当于将这些企业小心的保护起来,再利用自身强大的国际营销渠道,带领这些GMC认证企业开拓富裕国家市场,提升知名度,提高其议价能力,加快推动其发展。据了解,GMC已取得包括全球30万优质买家的认同,每年举办20000场采购见面会,有利推动的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发展,目前包括美的、格兰仕等知名品牌已成为GMC的客户。

商务部对于明年进出口的增速预期是10%,只相当于今年的1/3,实属罕见,其发展压力来自三方面:欧债危机、国际原材料上涨和新兴经济体贸易保护。而从受访的国际买家却普遍对于中国制造的2011抱有不小期望,“从GMC的及时出现,我们能看到中国制造业的适应和创新能力,我相信中国制造是个正在苏醒的巨人”,一位国际买家最后对记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