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全球商报经济论坛暨亚太工商界领袖峰会2010年12月20日在香港召开,网易财经独家专访SCS(Asia)总裁朱沛霖,他认为国内物流企业颇多,水平参差不齐,无论在企业之规模、企业对物流之认识度、企业对物流之深切理解,各有不同之风格。大体上,物流企业都集中在运输或及仓储方面。

国有企业大多是以服务国营企业为原则,服务范围以仓储及运输为多。民营企业也大部份针对运输配送为主打,配合仓库运作。许多民营企业由一家运输企业转名为物流企业。其实,如果是一个专业之运输企业,也不妨专注为运输专业,也无需要将企业之名字改为物流企业。如果只是换名而没有换企业之精结,只是换汤不换药,没有甚么大意义。外资物流企业,大部份为“反方向物流”,那就是说它们代表外商在中国主持国内之物流活动,集中在上游及下游之部份,由货源管理至到出口之整个过程,多采用监管仓或保税仓库为营运中心处理货物集装,集箱之动作配合出口,将货物运到外国之目的地再作配送之工作。其中最主要之功能是如何将物流信息保持高度“透明度”,令到外商在千千里路以外能够有信心地知道物流之所在,例如存货之所存及情况、并货之过程、并柜之结果、货物在运输(海上、空运)过程上之一切信息等等。全靠一套完整之计算机化系统支持。

对比之下,国内之企业在计算机信息投资方面比较逊色。国企业对投资之角度,在乎硬件,较不在乎“软件”之投资。还有运作之模式及企业之文化,在物流项业也非常重要。外资企业以“菜单现”、“信息表达”、“营运质素”、“人仕质素” 等等多方面来衡量收费水平,与客方订立之“表现运作标准”、“效果标准”及“质素标准”来断定其流程之基础,及运作流程之模范等等。每一环节都定下“衡度方法”。反之,许多国内之企业未必会按以上之方法,增加成本,来达到目的及结果。

在SCS服务范围的业务核心酒类物流方面,由于中国市场庞大,进口酒到中国市场不断增加,SCS之客户大部是外国著名之酒庄及供货商,都希望以中国市场为主。因此,SCS正考虑在中国各重点口岸或沿岸设立物流中心。为配套设施,SCS也积极地参与有关之配送运输企业设置平台,引进科技管理配合本地运输配送。

对于冷供应链物流,由于中国“水果,肉类,海产等等”供应需求量大,冷供应链成为一项重点发展,由货源供应地至到目的国家之分销及配送,成为一项颇大之业务,现时SCS己经开始了“ 一站性服务”。SCS在美、加、南美、以色列等国家都设有其支部, 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