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quotes.money.163.com/usstock/hq/NTES.html财经3月讯 近日,http://quotes.money.163.com/usstock/hq/NTES.html财经《http://money.163.com/economist/》栏目专访了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他当年被誉为经济学界的“京城四少”。多年以来,他始终为中国改革呼吁,对政府干预提出批评。他怎么看当前的改革停滞?

刘伟教授当年是著名的改革派的经济学者。如今,从“京城四少”到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教授身份有变化,但他对改革的热情未变。他的观点的核心,还是政府退出市场,让市场资源配置。

对当前的通货膨胀,刘伟认为,不宜下猛药。他认为,通胀是政府发了大量的票子造成的,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因此,治理通胀应成为长期政策,而不能采取短期的猛烈措施。

在刘伟看来,和通胀相伴随的一个现象是,垄断国企是有钱不愿投资,而民营企业想投资却拿不到贷款,这是因为,金融市场化严重滞后。他说:“中国的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本身就比商品市场化混乱,但是中国的土地市场化实际上比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更滞后。相对于土地要素市场化,中国的资本市场化,包括货币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货币和资本,整个金融的市场化水平,比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水平还落后。因为它基本上是国家垄断的。”

作为长期呼吁要素市场化的经济学家,刘伟对政府的各种政府干预非常忧虑。他认为,政府干预是有成本的。一是使得资源低效配置,损害经济效率,二是产生政治上的恶果。刘伟说:“政府干预经济,特别是干预资源配置,行政权力直接卷入市场,可能出现一种局面,市场上的金钱找政府的行政特权、行政审批权等等去寻租,形成比较广泛的权钱交易,这样的话就很可怕了。”

刘伟认为,权力和金钱的结合,会形成一个怪圈。他说:“我们可以想象到政府干预的东西一定是稀缺的东西,越是稀缺的东西,往往政府越要去直接控制。政府越是直接控制,金钱和市场的货币力量,金钱的力量可能就越去找政府寻租,搞权钱交易。”

刘伟呼吁,要继续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干预。如果不转变政府职能,那么,政府向百姓让利就不可实现,因为政府有其财政约束。转变政府职能也关系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好这一点,中国才可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

中国需要要素市场化改革


视频:网易财经对话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

网易财经:您刚才谈的,金融市场主要是由国家垄断的,而民营企业他们想要钱却得不到这笔钱,是不是现在为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就需要去改革我国的金融市场呢?

刘伟:我们现在还谈不上对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问题。首先是什么呢?中国要有一个金融市场化的问题,首先金融市场化了,咱们才谈得上完善这个市场,改善这个市场,目前中国客观的来说,金融深化的水平还不够深,特别是金融市场化是比较滞后的。我们知道,中国30多年的改革,市场化取得了很多的进展,但是主要进展是什么,实际上是商品市场化,包括投资品和消费品,要素市场化现在看起来相对来说是比较滞后,但是真正的市场化,关键还是取决于什么?要素,所以像中国劳动力的市场化,我们知道,对农民工体制歧视问题、制度歧视性问题,这个要解决起来可能涉及到一系列的工资报酬问题,户籍问题,这个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

中国的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本身就比商品市场化混乱,但是中国的土地市场化实际上比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更滞后。相对于土地要素市场化,中国的资本市场化,包括货币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货币和资本,整个金融的市场化水平,比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水平还落后。因为它基本上是国家垄断的。

刚刚我们讲,90%左右的金融资源,实际上是控制在国有银行,或者是国有控股银行当中,剩下10%左右虽然是在非国有的,比如农村信用合作社,民生行等等所谓民营资本出资建的金融机构,像这些,我们说到底,它是被严格纳入中国金融监管和中国银行行政控制体系的,无论是在信贷规模上还是在利率的决定上,这些所谓非国有的银行,不可能有市场上的独立决定的权利,严格纳入这种行政统一控制的网络。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国的金融市场化的水平还是比较浅显的,有待于深化。只有在深化的基础上才谈得上怎么进一步完善它,这样和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接起来能够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