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医疗器械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出口也成为国内医疗监护仪企业重要的销售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出口收入分别为3,079.73万元、3,051.66万元和7,949.2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37.36%、30.12%和55.85%,公司对外出口业务主要以美元结算。

2005年7月我国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后,2010年6月国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08年末、2009年末及2010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分别为:1美元对人民币6.8346元、1美元对人民币6.8282元及1美元对人民币6.6227元,较各年年初的升值幅度分别为6.37%、0.09%及3.01%。

(1)汇率波动对海外市场需求的影响

报告期内,海外市场对医疗监护仪保持着旺盛的需求: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带动公司海外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其次,公司监护仪出口产品有着较强的性价比优势,同时公司的全系列产品均已获得CE认证,并有11个型号的主导产品获得FDA 510(k)许可,为公司拓宽海外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公司海外营销能力的大幅提高和客户对产品认同度的逐步提高,监护仪出口始终保持着快速发展态势;

再次,随着公司海外销售网络的逐步完善,公司建立了海外终端客户需求反馈机制,及时获知终端客户需求变化,依靠公司自身的技术优势,快速研发新产品并实现新产品的及时推出,使得公司产品市场覆盖率不断得到提高。报告期内,在汇率升值较为明显的2008年及2010年,公司海外销售仍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2008年公司实现监护仪产品出口收入3,079.73万元,较上年增长111.40%,2010年公司实现监护仪产品出口收入7,949.22万元,较上年增长160.49%。汇率波动对公司海外市场需求未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汇率波动对汇兑损益的影响

目前,公司监护仪产品凭借较强的性价比优势,对大多数海外客户采取款到发货的销售方式,对部分合作时间较长的客户采取月结的方式进行结算,同时公司采取相关措施,加快外汇结汇速度,以降低汇率变动风险。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汇率波动对公司的汇兑损益未构成重大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的汇兑损失分别为19.38万元、-1.03万元及55.34万元。

(3)汇率波动对海外客户的回款情况的影响

公司对部分合作时间较长的客户采取月结的方式进行结算,为了保证海外客户的应收账款回款,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公司严格执行客户管理以及信用评估制度,对海外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管理。此外,公司还对海外应收账款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借助专业的信用保险机构防范风险。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公司海外经销商的应收账款没有发生坏账损失情况,未收回应收账款均在信用期内。

(4)公司应对汇率波动的主要措施

人民币升值将会对公司产品定价产生不利影响,公司采取以下措施消化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不利影响:

首先,公司通过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及时获知终端客户需求的变化,加快创新产品和升级产品的推出,从而增加产品更新定价的机会;新产品的定价可以及时根据人民币汇率变化做出适当调整,同时较高的附加值有利于消化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减少汇率波动对公司带来的风险;

其次,公司对出口产品尽量采取预收货款,缩短收款期,加快结汇速度,以降低汇率变动风险。目前,公司医疗监护仪由于具有极强的性价比优势,对大多数海外客户采取款到发货的销售方式,对部分合作时间较长的客户采取月结的方式进行结算。

此外,公司原材料中IC、部分模块和配件主要从国外进口,或从国外厂商的国内代理商处采购,人民币升值将降低上述原材料的采购成本,部分消化人民币升值对公司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