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220日讯 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缔约方第17次会议近日在南非德班落下了帷幕。这次被拖入“延长期”的会议虽未能取得足够理想的成果,但也通过了包括保留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和建立绿色基金等重要决议。北京环境交易所总裁梅德文先生与国家环境与能源国际联合基地主任姚俊女士共同做客网易财经的高端访谈栏目“北京观察”,为网友详解有关德班气候大会和全球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

梅德文:确实正如你所说,美国是第一个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国家,今天加拿大又以美国为榜样退出了《京都议定书》。关于美国为什么要退出《京都议定书》,为什么不像欧盟这样负责任,有很多原因,我确实总结了一下,大概包括这些原因:第一个,美国本身国家的经济发展结构、资源禀赋、政治格局等等,比如说石油、天然气储量,实际上是相当高的,这种化石能源的储备,据专家学者考证,美国比欧盟可能会更多一些。同时,美国比如说共和党,比如像布什,来自于德克萨斯州,和美国石油界,和美国化石能源界有一定的联系,一定的关系,甚至也有人说他某种程度上讲,美国共和党和美国化石能源界关系比较密切,甚至说代表他们的利益等等,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是否正确值得商榷。另外,美国在可再生能源,在新能源产业,在低碳技术、绿色环保技术等等,在这方面的发展,他没有发展得那么快,那么好。大家都知道德国、英国等等,特别是德国,在低碳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等发展的是非常好的,像我们中国非常多的这种太阳能设备制造商,尚德等等,据说很多的太阳能设备,主要出口都是欧洲,特别是德国,而且得到已经是在新能源领域里面,在绿色领域里面,他已经有正的收益的国家,也有很多地方,很多企业,很多国家会把环保看成是一个负债的,看成是一个成本,他不认为是收益,但是德国从国家这个层面来讲,他已经是产出大于投入了,已经有正的收益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没有像欧洲在这个领域里那么先进,所以奥巴马上台之后,一直所谓的能源新政,大家都知道美国奥巴马,现在也没什么太大的声音了,2008年,2009年可以看到各种海内外媒体都报道奥巴马的绿色能源新政。我觉得美国,总结这些观点,无非是从技术创新上,美国的这种低碳,新能源,环保技术,他发展的速度、质量、规模、效益等等和欧盟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观点也值得商榷,因为我是2009年,2010年我们交易所访问了美国很多新能源技术机构,包括著名的朱部长当科技部长之前的一个实验室,我们也去考察过。

第二,资源禀赋,美国和欧洲在资源禀赋上有巨大的区别。欧盟呢,我们都看到欧盟本身的资源禀赋,大多数都是由不是特别大的国家组成,欧盟都是由一些小国组成,资源禀赋,石油依存度等等,更加逼迫他选择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等。

第三条,政治博弈,欧盟一直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的推动者,甚至是领导者,但是美国不是。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这个更广义一点讲,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人推动的,瓦特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IT、互联网,这些都是美国人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所谓的新能源,绿色环保,低碳等等,这些好像是欧盟起更多的推动作用,主导作用,这是第三个原因。

第四个最重要的原因,美国总是以中国、印度、南非这些新兴市场大国强制减排,作为自己不强制减排的理由,回避历史责任,不认同《京都议定书》的原则,总的来说,专家总结了四条,技术上的,资源禀赋上的,政治上的,还有国际博弈,大概是这几个原因。但是我认为,2012年之后,随着美国大选的结束,新任的美国总统上台之后,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大的这种格局之下,在自然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大背景之下,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做出了很多很多重要的贡献大背景之下,我认为美国社会可能也会逐步走向强制减排。实际上美国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他的州政府层面,虽然美国联邦政府层面没有做强制减排,但是他的州政府,施瓦辛格担任州长的加州,当然施瓦辛格他现在下岗了,他在岗的时候做了很多工作,签订了AG32,美国的东北部一个州签订了美国区域减排计划RGGI,美国州政府做了很多工作,美国一旦在联邦政府层面,假设签订了国际减排协议,或者说美国通过了气候法案之后,这种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竞争体系和市场体系会立即焕发出巨大的生产力,巨大的竞争力,会在碳金融上,碳市场上,甚至说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上会有巨大的发展,这一点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外松内紧,实际上很多国际发达国家,都是所谓的外松内紧,国际谈判寸土不争,因为这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权力,但是内部相反,悄悄的进村,开枪的不要,内部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所以这一点我觉得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归根到底最后还是要竞争,什么竞争呢?是技术的竞争,是制度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为资源我们不可能,比如说我们没有石油,我们不可能一年之内,两年之内变出一个油田出来,这没办法,资源是不可以迅速获得的,很难的,只能在机制创新,制度变革,体制改革上下工夫,只有在这上下工夫,我们才能真正赢得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胜利。所以说我们也不要被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被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所困惑,或者说所迷惑,我们还是要更加清醒的,更加冷静的,更加客观的,更加理性的认识到很多国家都是外松内紧,我们还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