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4月6日讯 4月1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此次证监会从适当调整询价范围和配售比例、增加新上市公司流通股数量、启动存量发行等6个方面入手深化改革,试图抑制新股高价发行、高市盈率和超高募资金的“三高”现象。

网易财经今日特邀信达证券研发中心研究总监吕立新、西南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方正证券宏观策略总监王宇琼3位专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深入解读。

吕立新表示,政府一直在用一种计划体制控制新股节奏,如果一步到位,全部存量发行,市场会立刻垮掉,因为发行量太大,无异于一夜之间实现全流通,这是不可以的。

吕立新认为,存量发行之所以没有一步到位,是因为两方面原因,一个方面有些公司如中石化、工行等的大股东不愿意。另外一方面,那些愿意存量发行的企业,市场又承受不了。

文字实录:

网易财经:刚才谈得比较多的是存量发行,这次的存量发行可能和市场开始预期的不一样,有诸多限制,包括“三年以上股东”才有这个资格,用专户存资金,还有资金锁定70%、30%,和国外的存量发行还是很不一样的,之前我们也探讨过,引用存量发行还是半遮半掩,为什么不直接增量发行,直接用纯粹的存量发行政策呢?请吕总谈一下这个问题。

吕立新:为什么不一步到位,原因有很多,我们国家在设计资本市场时就牵扯到国有股和流通股的问题,这个背景用来解释为什么不做存量发行也是解释得通的。

我们国家在早期上市的公司,都是基于国有企业改制过来的,如果把所有股份都拿出来存量发行,上市公司的国有控股地位就发生动摇了,这是不可以的,和它的初衷,和控股股东的诉求是不一致的,假设你把中石化拿来存量发行,中石化集团干吗?它肯定不干,工商银行拿来发行,它行吗?花多少钱,财政部都不会转让,因为财政部是它们的大股东,国资委都是它们的大股东。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对于那些可以全部用来……大股东也愿意放弃用来做存量发行的话,市场恐怕也承受不了,之所以我们国家的股票市场这么热,炒得这么凶,实际上是政府一直在用一种计划体制控制新股节奏,如果一步到位,全部用来存量发行,我们的市场肯定马上就垮了,因为一下发行量太大。二级市场实际上也很担心发行节奏太快、发行量过大的问题,如果一次全部存量发行,无异于一夜之间实现全流通,和那个道理是一样的,这是不可以的。

政府又希望用这个手段来抑制新股价格炒作过高的问题,一方面还要控制节奏,所以中国政府一直在用一种调控的手段,调控也是一种艺术,走极端也是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