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网易财经4月13日讯 《福布斯》中文版再次走进古都洛阳,举办2012福布斯中国中原经济区自主创业与民营经济发展论坛。本次论坛围绕民营经济发展与自主创业为主题,探讨以洛阳等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未来发展问题、城市化问题以及区域发展规划等。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先生,《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周健工先生,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先生等十余位政企界人士出席本次论坛。

圆桌对话一:民营企业的中原经济区战略。包括议题1:深入发掘民营企业与中原经济区的相互关系;议题2:民营经济优势与挑战;议题3:如何"借东风"发展民营经济;议题4:让民营企业扎根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思考。

圆桌讨论嘉宾:上海克里斯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田安先生,阿里巴巴的副总裁李俊凌先生,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张天兵先生,嘉吉投资有限公司企业事务副总裁史洁慧女士,中共洛阳市委常委陈向平先生。

以下是文字实录:

主持人:今年的经济情况确实非常的纠结,很多领导都想把这个任务扔到下一次会议上去解决,穿温总理的鞋,走温总理的路,让李总理去哭吧。今天我们要去谈的一个中部的兴盛,那就是中原洛阳民营经济的发展,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此次论坛的一个圆桌论坛的环节,下面我们就把主持话筒交给第一场圆桌论坛的主持人,来自《福布斯》中文版的编辑周健工先生。

周健工:好的,我就邀请第一场圆桌讨论的嘉宾,有请罗田安先生,阿里巴巴的副总裁李俊凌先生,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张天兵先生,嘉吉投资有限公司企业事务副总裁史洁慧女士,中共洛阳市委常委陈向平先生。请坐。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到洛阳,那么刚才我从宏观的层面,还有毛书记也做了一个非常全面的介绍,拉长了2000多年的历史,其实我觉得我们这样的论坛,不必拉那么长时间,我们以解放后作为一个时间轴来看,洛阳曾经在产业的布局和它的产业地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洛阳市156个项目,很自豪的说十大厂矿,洛阳它的产业建立在国有企业大的项目,在中国比较尖端的科研院所上。洛阳发展有很大的发展,但是相对来说有所滞后。所以我们今天这样一个话题,我们把它定在洛阳产业的复兴是咱在这样的一个产业再说,它要寻找一些新的起点。首先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嘉宾,在你们各自的公司眼中,洛阳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你们是怎样看待洛阳的?

罗田安:我是上海克里斯汀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今天我特别来支持这个论坛,我觉得福布斯是非常值得信任的。洛阳很坦诚的来面对大家,洛阳是我们中原发展的发源地,我心里很感慨,这么好的一个发源地,这个城市还在沉睡,它的问题在哪里?为什么大家都没有挖掘到,我想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包括企业、包括百姓,大家都在苦苦地追寻。

周健工:我上网查了一下,丹纳赫是最早把引入美国做得很成功的一个企业,一直在发展,你对洛阳有什么看法?

魏勇:我来自丹纳赫工具有限公司,接到邀请的时候我吓了一跳。一个是民营经济,我是美国的民营经济,我愿意把美国的民营经济这些东西拿过来跟大家分享。第二个自主创业,我不是自主创业,我是美国人在前,我帮他创业。我们公司从98年在中国零开始,到现在的位置,也相当于我们的创业。这些经营我也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河南人,我想把小小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但我对洛阳不是很了解。洛阳的情况,我了解了一下,比较差,相比排行榜来说,这个城市是手工销售量比较小,可能和洛阳是50%国营企业有关系,为什么是国营就少了?这么大的工业城市,原来中国第一批的重工业城市,但是反而创造的经济小。可能洛阳的变化当民营经济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的产品销量会越来越多。我先讲到这里。

周健工:李总。

李俊凌:我第三次来洛阳,前两次都是以游客的身份。在这个角度简单讲一下,洛阳在创新这方面我的一些理解,我理解是说企业创新是创业的源泉,也是动力。但是有一个遗憾的意思在里面,原因很简单,30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把创新、创业的资格,降低了,从国有企业大型的国营企业降低到民营经济的程度,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刚才主持人讲到市场经济的核心是更多的合作,包括洛阳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民营企业家,就不要忽视这些群体,尤其是这个产业,洛阳和其他的城市不一样,谁更意识到这个区别。

周健工:谢谢,张顾问。

张天兵:我们的主持人都讲了,天兵天将都是干职业经营,我是美国科尔尼管理公司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的发展,从我们公司的业务来看,其实我们在很早以前就和洛阳的一拖有过合作。洛阳是一个未来经营活力非常强的一个地区。现在我们可以谈一下关注的区域经济、私营经济在这里面创新的作用,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史洁慧: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我叫史洁慧,来自嘉吉投资有限公司。知道我们的人应该并不多,嘉吉和河南是非常有缘分的,河南作为我们中国最大的粮食省。嘉吉在174年前是一座粮仓,我们河南是中国的天下粮仓,而嘉吉在一个半世纪前,是起源于美国的一个粮仓,是很有缘分的。在创新方面,我们也是来学习的,但是我觉得我有一个很特殊的身份,在农业食品行业全球化中,食品经济是怎么样发展的?在农业现代化的领域,农业到食品的产业链直到今天成为拥有全球66个国家的运作,这样的农业食品企业的领头军,跟大家分享嘉吉在食品行业的一些经验。

周健工:每一位都已经介绍过了自己的公司。其实刚才就是说核心的观点,就是中原地区包括洛阳如何让自己的经济抓住这样的机会,需要一些高品质外来的投资。像嘉吉,新丹纳赫这样的公司,包括像我们罗田安先生的公司。陈部长是经济学的博士,您能不能为我们谈一下,当你把这些跨国公司吸引过来的时候,洛阳是在哪些产业方面,对他们来说能够自己做?

陈向平:在座的各位专家朋友,很高兴用这种方式和大家交流,能把这一次的主题定为自主创新民营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深意的。刚才中文版发布的中部最佳城市的发布,又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洛阳在消费力,在创新力,是一个短板。如何促进洛阳的腾飞?至少掀起一个投资的风暴,来促使大家的思考,有所作为,我想这应该是给洛阳的民营企业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舞台。

洛阳是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民营经济从蹒跚起步到发展壮大,再到现在占到半壁江山,应该历经了艰辛和苦难。当然民营经济的壮大,刚才主持人提到,一方面在通过引进外来民营资本的流入,一个是在本地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当然在引进外来民营资本的过程中,我们也提供了很多的政策,刚才也提到,一些利用外资的比重应该是占到了投资80%左右,民营资本占到了大多数,最早长三角、珠三角,尤其是近两年随着产业优势的转变,大流量的转移到中部中原经济区这个地方,在转移的过程中,我们也方方面面通过本地产业的优势,实行了有效的对接。尤其在传统优势产业方面,向洛阳先进装备的制作,能源、有色、石油化工。作为民营的资本,更多地流入到是文化、旅游、信息、服务、物流这些方面。从现在我们今天2012的导向来说,更加侧重这种新兴产业的引入,包括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这些方面,当然我觉得在对接的过程中,也牵扯到方方面面制度的环境,政策的环境,这些大的一些宏观的导向。当然我一直在强调,在引进外来投资者的同时,我们一定要高度关注本地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壮大,我们也在这个方面提供了更大宽松的环境,更多优质的服务,为外来的和本地的民营企业提供宽松的、适宜于你们长成参天大树,我们是雨露,给你们提供这样一个环境。

罗田安:我认为洛阳精神,我看洛阳一直谈文化,它是从老组中的习惯到现在一个新的习惯,要把这个洛阳的精神文化,定义出来找到一个整个洛阳的一个经济的凝聚,才会有经济的启动,如果洛阳精神再这样模糊洛阳文化的话,可能再过十年还是这样,我一直感觉到,我内心的想法,一个真正好的城市,他必须要有一个活的凝聚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不是一直谈文化,文化的定义是一个习惯,从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是流传,来凝聚一个企业家,包括政府,包括各个方面,我认为大家用这种方式很真诚来面对这样的现实,这才是洛阳未来发展的驱动力。

陈向平:洛阳有一种精神有一种文化,一个企业也需要一种精神和一种文化,如果这三个文化可以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我们自己体验的洛阳精神,叫开放、包容、负重、前行。我们洛阳的一种精神的起点近年一直在按照这样的分享去凝聚人心。但是我们的企业无论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包括尤其是我们的个体企业,按照这种精神,去运作,也希望以更加开放包容的精神,来吸引更多的外来企业。

周健工:我们还是回到我们的产业的话题上。丹纳赫从您的观察想知道一些丹纳赫的一些经验。

魏勇:我非常高兴。丹纳赫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公司大概只有30岁,在上市华尔街的排名大概是前25年是股票正极最快的,很有意思,他不是网络,他做一个团体的行业,咱们洛阳的文化如果太强调十三朝古都,太深的文化,可能就是束缚,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想法,自人类以来,工具是人类发展使用有关系的,先有工具后有设备,应该说这么古老的行业怎么可能创业?我们怎么创新?

我们分享一些数字来证明一下,我们洛阳的运作处在一个古老的环境下也不要气馁。我98年进入上海,是从0开始,所谓0,并不是从美国拿了一个产品,拿了一个牌子。市场价来说,我们有13亿,整个的行业里面,也就是100个亿,我们就做13亿,我们是可以创业的。创新我们的公司作为一个工具为主的公司,非常普通,从人类到现在,但是我们有了创新,我们企业的口号到目前很多人质疑这个口号,终身包用。

这个非常大的挑战,我们就是想告诉我们的使用者,有了任何的使用问题可以来换。这个是一个创新,这个创新不一定是发明一个新的产品,也可以创新一个新的服务。我怎么样创新?其实我们如果老是在讲我们的洛阳的文化,我们的洛阳的牡丹,这就比较难。用户他想要什么,你就去创新什么?比方说面包,如果我们知道整个河南人吃面包和台湾人不一样的话,你也要去做面包了。创新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不难,你怎样去找到你服务的对象,找到他关切的问题。刚才说创业,在古老的产品行业是可以创业,我觉得其实我们在做实体,我们也知道苹果是完全颠覆了我们的手机市场,希望在座的企业家,甚至管理者,城市的管理者协调完成,我们去怎么样创新是从一个新的出发点。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讲,我们现在丹纳赫在传统的行业里面,收购了一些企业之后,我们就会提高他们的收益30%。

罗田安:我们知道国花是牡丹花。在12年的时间里,变成一个长江三角洲每一个家庭每天都会吃早餐,我想这来自一个品牌。如果我们的创新跟不上消费者,消费者就不愿意一直重复地定用你的产品,我认为诚信,一个诚信的企业,创新是真正的拿出数字,像我们这么大的企业,为什么可以这这样持续地发展,我们有公司的企业文化,我们非常的尊重每个人,我们公司有很多的激励,让我们的员工有共同的目标,我认为一个企业也好,政府也好,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团结的力量,凝聚的力量,所以创新,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卖不出去的品质。

周健工:电商是最富的一个企业。

李俊凌:这么短的时间,因为我们自己觉得但是呢,这个行业本身给了我们的很好的启发,给了我们很多的信心,让我们总结我们犯过很多错误。去帮助市场里面尤其是草根人民的利益,去动用最有东西的这些群体,他们本身就有最大的创新的动力。这一点点那么短的时间,他们走的路,帮他们走的更顺利的走下去,让他们走的更快,他们能够创造巨大的价值,淘宝从0起步,他网站的交易额已经是中国总额的5%左右,没有一个产品是我们做来的,是网络上的几百万的小年轻人,所以我发现这一点就对了,就是服务他们帮助他们,也许这就是洛阳。

陈向平:企业创新往往依赖的是最早的积累的原始动力,真正依靠创新理念的创新,方式的创新产品的创新,管理的创新,一系列的创新去推动企业自发地发展壮大,尤其在中部中原经济区,尤其在我们洛阳,这点尤其缺乏,目前有一部分企业正在往这些方面去努力,这些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提升,我相信也会给在座的各位当地的民营企业一个很好的启示,一定要有自我创新的理念,企业规模不在大小,有这样的理念可以促进咱们的企业做成一个百年老店,让这个创新不分行业,不分产业。尤其从沿海带来先进的理念、经验、一些人才得计抓住这个机会促进我们自己的创新,我觉得咱们洛阳的民营企业一定会发展壮大。

张天兵:我觉得民营企业首先是生存,连生存环境都没有了,再去讲创新就很难,刚才讲的每个草根,给每一个个人都提供这个创新,非常好,利用互联网这个事情,被阿里巴巴做了,他们都做了,那么如果真是要再做这个类似的事情真的很难,要从中间找到一个偏门去做这个事情,那个是去做平台的事情。另外一个事情就是怎么创新,这个工作一方面从源头来说的话,还是要做一个能够营造环境让民营的、私营的各种各样的市场能够在洛阳的环境当中以一个市场的方式很好的生存,并且能够很好的发展,回到前面的话,我个人觉得在这些过去各个地区的发展来看的话,其实往往今天发展或者明天发展最大的敌人就是它的过去的历史,过去的文化,我们经常说,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在某些地方传承,往往是躺在文化上的地方,往往他就是没有发展,就是没有发展的动力,所以我说,洛阳并不是缺乏资源他有不缺乏技术的人才,一些凡是跟生产力相关的要素基本的要素其实洛阳这些地方都具备,但是他就没有充分地发挥他的生产力,我交流的时候我感觉到还是一个解放思想的问题,这个街巷思想一定要躺在历史文化这个方面解放出来,这个创新体现在这了,怎么样去充分的利用我们的文化和各种各样的资源,我们作为个公共管理者来说的话,如何来创造一种体制的氛围,能够让所有的已经有要素在这方面充分的发挥出来,体现出一些真正的价值,这些是政府要做的事情,这边的产业的问题,其实洛阳我们一旦思想有一个好的转变,我们的氛围有所转化的话,洛阳这个地方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地好。宏观经济的介绍当中,整个中国经济节奏的转移转变中间的话,经济制造业从沿海搬迁到中部是正在发生的,吸引了很多沿海的资本和技术往中部地区转移,关键来势我们有密友创造很好的条件去吸引留这些人,在我们现有的工业基础中间,我们所有原来的重工业的基础,这些基础他的提升和转型中间,其实不管是每哪一种资源,都可以提升。老的工业的基础,多必须要提升,要转型。这个体制中间是否能够体现重工业的技术支持。这个产业链从上面做到下面,要看到农业,农业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服务保障业的,服务业的,材料的加工,进一步的加工,可以沿着这一个产业链往下去做,这个其实是很多民营可以去做的努力。在提到旅游行业,这个基础远远每年达到洛阳可以达到的标准。如果我们能够假设把我们的游客的构成,做成一个产业链,这个就是很好的。所有的人到这个地方来就应该了解中国这短历史的华,所吸引的不是50万的人,100文,甚至上千万,如果作为一部历史来研究中国来洛阳的话,每一个不管是国内、国际游客来说,都会呆说几个星期。这么去看的话,只要我们能够解放我们的思想,能够创造更好的环境,在做各式各样的产业也好,有一些创新的想法值得话,其实洛阳的发展是远远超过他的水平。

陈向平:大家对洛阳都很感兴趣。这三位谈到的是企业的一些发展的问题。另外三位谈到的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魅力所在。这位老组谈到的外部环境,促进企业发展的外因,而我认为真正的企业发展就像辩论法一样,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你们创新这个动力然后外部环境,以我为代表,洛阳各界的政府部门,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作为我们来说,一个民营企业比喻成一棵树,由小,茁壮成长为一颗大树,在实实在在的洛阳扎下根,刚才老祖业谈到方方面面的条件,而我个人觉得我们 需要这几点第一个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思路,不管部门怎么变,必须给企业一个持续稳定的思路。还有一个是创造一个诚信公平竞争的环境,有是是民营经济竞争意识比较强,竞争的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有必要创造一个规范诚信有序的竞争的环境,让企业拥有一个公平的起点。一定有一种特色的地理文化,我觉得这是吸引高端企业来洛阳的必要的要素,有这种地理特色对你很感兴趣,促使你创新,创业,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我觉得这么几点,当然还有一条完善的政策体系,促进民营经济,一系列的支持小农企业的体系。有思路的保障,用目标导向通过这一系列的这种政府的提供的条件让民营的企业在你的地方有一种发展的欲望,有一种要来的强烈的冲动,我觉得这是将来洛阳应该要共同打造的一个环境,也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

周健工:《福布斯》美国最大的非上市的公司的第一名,嘉吉是非常重要的。嘉吉是一个美国的粮仓成长起来的一个大的公司,中国的粮仓也就是洛阳,成为这样的一个粮仓有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