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5月8日讯 法国经济陷入高达GDP90%的债务、失业率居高不下、银行业萧条、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的困境当中。如今,法国迎来了一位左翼总统奥朗德。他所主张的“积极的”经济政策,将扩大法国的财政赤字,让法国在债务危机中越陷越深。

法国大选结果预示法国向左转

法国左右翼政党在经济政策上的分歧

5月6日,弗朗索瓦·奥朗德在法国总统大选的第二轮投票中打败谋求连任的竞争对手总统萨科奇,当选为新的法国总统,成为法国17年来首位左派总统,这也是二战以来,法国左翼政党第二次入驻爱丽舍宫。

然而,说奥朗德代表左翼政治势力并不表明其竞争对手的萨科奇有多么的“右”。左与右这对源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用来划分政治派别的词汇,在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为主流民意的当今世界,已经渐渐失去其区分意义。因为单单从经济政策去划分,当今世界的左翼与右翼政党都是倾向于大政府、小市场,以行政干预介入自由市场经济的大政府主义。它们在经济政策方面的差异与分歧并不是那么大。假如我们说奥朗德比萨科奇更左的话,那仅仅是说,在扩张政府规模方面,奥朗德更加的不遗余力。试看看两人在经济政策方面的主张与思路。

萨科奇偏爱财政紧缩主张削减赤字、增加税收和通过“购买欧洲商品法”所带来的贸易保护主义。奥朗德则打算提高雇员最低工资、重振法国制造业、注重中小企业发展等;在紧缩财政方面,奥朗德强调,单纯的紧缩无助于法国经济增长,应当让政府主动出击,增加公共支出,带动经济增长。

仇富的奥朗德迎合民意

虽然和他的竞争对手萨科奇一样,针对削减赤字,两人都倾向于增税而非减支,然而两人的增税结构却有所不同。萨科奇的增税方向是提高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并新开征金融交易税等。这一增税思路打击打击法国制造业以及中小企业,更让欧债危机下的法国银行雪上加霜。而奥朗德的增税思路则更加“亲民”,他素以仇富而闻名,过去奥朗德的口头禅就是“我不喜欢富人”,而他针对金融资本家的激烈言论更是引起欧盟国家执政的保守派的强烈反感。据了解,奥朗德打算向“大户”开刀,针对年收入100万欧元以上的富人征收75%的所得税,对中小企业则相应降低税负。此举赢得法国中低收入阶层以及中小企业的欢心。

奥朗德上台加剧法国财政危机

奥朗德或推翻欧盟“财政契约”

萨科奇和奥朗德在经济政策上的关键差别在于财政政策上面。相较来说,萨科奇更加务实一点,他试图在政府规模上施行一些紧缩政策,不单单削减财政支出,他甚至打算启动很不受法国人民欢迎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和福利改革。前者将会使得企业在雇佣关系上更加灵活、推迟雇员退休年龄,后者将削减企业社保费用。这对享有欧洲最好的福利体系的法国来说,改革阻力实在太大了。吃惯了大锅饭的懒汉们很难接受福利水平的降低。此外,由于执政思路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相近,在选举过程中萨科奇更得到默克尔的跨境支持。两者都偏向于较为保守的经济政策,媒体更是把两人戏谑为“默科奇”。在欧盟国家大多数为“中右翼”势力执政的大背景下,今年3月2日举行的欧元春季峰会上 ,欧盟25个国家正式签署了“财政契约”,此项契约的主要推动者便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得到了萨科奇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财政契约”旨在加强各成员国的财政契约,互相监督各国财政,其实际效果降低了各成员国在财权方面的自由裁量权,而加强了欧盟最高司法机构欧洲法院对各国的财政控制权。条约规定了欧盟最高司法机构欧洲法院将有权对结构性赤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0.5%的国家进行处罚,强制性地迫使各国紧缩财政削减赤字。然而,奥朗德上台后,则表示要“重新审视”财政契约。毫无疑问地,奥朗德所主张的扩大公共支出与遵守财政纪律是相违背的。

奥朗德在推行其积极财政政策时,必定备受“财政契约”之掣肘。难怪他坚决反对将遵守财政纪律写入法国宪法。而目前的大选结果已定,已经使欧盟投资者们在担忧着奥朗德将阻碍“财政契约”的批准和执行,从而使欧元区国家将再次陷入削减赤字的痛苦挣扎之中。

奥朗德经济政策是反生产性的

就雇佣关系方面,萨科奇似乎更有信心去重振自由企业制度,他甚至意图改善僵化的劳动力市场。而奥朗德倾向民粹思维,仇视资本家,对劳工给予过分的保护。这势必会导致法国经济增长减速,企业凋敝。而他对法国制造业的重振只不过是造成又一次转移支付,以补贴造成的虚假繁荣而已。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公共支出,自从被名之为“进步主义时代”的上世纪30年代以来,就不断为大政府倾向的政客和凯恩斯主义者们所偏爱。然而,在经济危机之下,无数次的政府刺激经济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只不过增添了许多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工程项目而已。而奥朗德计划对富人征收的超高所得税,将降低法国的经济活力,阻碍法国从危机中复苏过来。无独有偶,上世纪美国发生大萧条,罗斯福总统为了推行其扩大公共支出的财政刺激计划,也曾提案对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富人就其超过10万元以上的部分征收100%的重税。这位不懂经济规律、不通事务的总统头脑发热,竟然不知道征收100%的税收之后,其后果是没有人愿意赚取10万元以上的收入了,因为赚过10万的全部要被征收。仇富、重税本质上是反生产性质的,这一举措(虽然在议会的讨价还价之后,税率下调为90%)严重阻碍了当年的美国经济复苏。今天,也将阻碍法国经济的复苏。

被自由女神遗弃的法国

法国是个悲剧的国家,几百年来的历史中,这个国家长期被倾向左翼的民意所笼罩。民粹、极权民主、激进盲动是这个国家过去历史的标志。在17、18史记的启蒙年代,英美等国家顺利和平的完成了民主革命,在保护私有财产的有序境况下完成了政治嬗变。而法国人却迷信集权主义者卢梭,在几十年中,让法国人陷入革命的动乱与群众的暴政当中。同为革命,英国和美国成功地良性地过度到现代化政体了,而法国却滑向比君主制更混乱的极权民主当中。法国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看着大西洋彼岸的美国革命的成功曾经长叹道:“我们永远错过了以自由立国的最好契机了!”

今天的法国也是左祸当政,超高的福利水平便是明证,福利体制惯出来的懒汉们固守着“吃大锅饭”。这使得即使有政客愿意进行福利改革、削减社保费用,但民意上的巨大压力也会导致其执行时举步维艰的。任何降低选民福利权益的举措都会立刻引起抗议甚至骚乱。难怪心向“紧缩”偏向保守经济政策的萨科奇会落选。而左翼的奥朗德的上台势必会让法国深陷经济低迷、财政严重赤字、失业率大增、企业凋敝、懒汉成群。

作者: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