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债务危机传闻,让光伏巨头赛维LDK一直处于舆论漩涡的中心。但按照董事长彭小峰的观点,赛维只是和其他所有的光伏企业一样,在糟糕的外部环境面前陷入了暂时的困境。他甚至乐观的认为,只要危机一过,凭借着全产业链优势,赛维“会是最先起来的一家公司。”

可是外部危机何时会结束?这一点连彭小峰本人也很难给出答案。因此很多人担心,赛维还能在危机中撑多久。而在赛维内部,盲目扩张和向上游投资失误所留下的积弊,或许才是赛维面临的真正危机。

三角债纠缠 收购德国企业实为应收款抵账

赛维至今还欠着王明(化名)好几百万的物料款,他现在最后悔的是,在发现问题之初,就应该果断要求现金提货。

王明只是众多被赛维捆绑起来的中小供货商之一。从去年开始,这群讨债者自发通过网络组织起一个“赛维LDK欠款群”,目前这个群已有131名成员,他们希望通过集体的力量向赛维施加压力讨回欠款。但是今年年初,债主堵门讨债的消息被媒体铺天盖地曝光以后,王明们陷入了矛盾,“要是赛维真的被搞垮了,我们的钱岂不是更没着落?”

但是大公司们等不急了。今年6月,国内上市公司京运通公司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赛维支付终止合同违约金3.13亿元。原因是赛维5年前订购的580台多晶硅铸锭炉,至今仍有461台订单未履行,剩余合同金额11.59亿元。自2007年起,赛维便是京运通最大的客户。有趣的是,赛维还持有京运通1.05%的股份。

在A股上市公司中,像京运通这样的供应商不在少数,同样被赛维拖欠货款的还包括恒星科技、新大新材和奥克股份。

按照京运通公司的说法,由于整个行业的低迷,赛维的财务压力必然向上游传导。而实际上,赛维自身也承受着来自下游客户的压力。赛维今年一季度的财务报表显示,应付账款42亿,应收账款50亿。就在京运通诉讼前一个月,赛维刚刚向其下游企业亿晶光电发起诉讼,要求支付1.28亿元货款。

一位接近赛维的人士向网易财经透露,赛维今年1月份宣布收购德国亏损企业Sunways AG,实际也是债务问题引发的。

当时的这笔收购,由于实在让人难以捉摸,被部分媒体勉强解释为“意在获取逆变器技术和进入德国市场”。而该人士告诉网易财经,“实际上Sunways 是赛维的下游客户,欠款一直收不回来,索性只能把欠款变成为了收购款。否则赛维都这个时候了怎么还能花2亿去并购这么一家企业?”

豪赌多晶硅项目失败成困境祸首

不论是赛维自身、地方政府还是其合作方,均认为赛维的困境同整个行业一起,是来自于欧债危机和美国“双反”造成的外部市场萎缩。尚德、英利、天合,整个行业内的参与者都在困境中挣扎求生,尚德甚至早于赛维被破产传言缠身。

但不幸者各有各的不幸,赛维的最大失误,被认为与其盲目全产业链扩张和投资上游多晶硅项目有关。

网易财经在新余当地了解到,赛维在新余马洪耗资120亿元投建的15000吨多晶硅项目,早在今年一季度已全面停产。这笔投资被认为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多晶硅生产线,同时也是江西省内最大的单笔工业项目投资。

为了筹建这一项目,赛维可谓举全局之力。据网易财经了解,当时这笔投资的资金来源,除银行贷款外,其余的70亿资金来自其硅片公司的预付款,如今该笔预付款仍有35亿被硅料公司占用。

彭小峰当时的计划是,将多晶硅业务分拆成立子公司,单独赴港上市。为此,赛维不惜与四家国资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2011年年初签署出让赛维旗下多晶硅公司部分股权的“对赌”协议,以苛刻的条件获得2.4美元的投资。

当时的协议规定,如果2011年度这一投资的内部收益率达不到23%,赛维必须用现金来补偿投资方,但如果赛维的多晶硅厂能够在2011年成功分拆上市,投资方将放弃这些潜在的补偿。另外四家投资机构还保留在2012年之前赎回投资的权利。

尽管彭小峰仍在强调,赴港上市的计划仍在进行,但目前的情况看,这一计划已经搁浅。

接近赛维的人士称,“赛维选择投资多晶硅项目的时机恰在多晶硅价格的高点,但等到项目投产之后,多晶硅的市场价格已经从最高点的475美元跌到30美元左右,这直接造成了赛维多晶硅成本过高,缺乏竞争力。”

据悉,赛维目前的硅料成本价约为每公斤40美元左右,而目前的市场价为30美元,而其最大的竞争对手保利协鑫的成本价则在20美元以下。

事实上,在众多的中国光伏企业忙着应对美国“双反”之时,赛维正在牵头另外三家企业向商务部申请对美韩发起的多晶硅“双反”。据赛维多晶硅项目的一位负责人此前对网易财经表示,目前多晶硅价格的走低是由于MEMC、Hemlock等海外大厂的低价倾销所致。而赛维此前还一直是这几家企业的长单客户,硅料价格的大幅下滑直接造成了赛维硅片业务去年巨亏——在54.9亿元净亏损中,资产减值损失28.22亿元。

断臂止血谋自救 仍寄望市场回暖

尽管政府正在力保这家地方最大的民营企业,但当400亿资产的赛维真正走向破产,地方政府恐无力兜底。

事实上,赛维也在积极进行着自救。据网易财经了解,赛维在今年一季度已经叫停了所有在建项目,其中包括新余硅片项目四期、欧洲城项目,而去年宣布在内蒙古投建的多晶硅项目,也一直未动工。而从去年7月开始,赛维已经累计裁员9000人。据网易财经掌握的数据,赛维硅片、电池片、组件项目的开工率目前均不到50%,多晶硅项目则近乎全面停产。

断臂止血之后,如何造血才是赛维面对的最大问题。据赛维董事长助理李龙吉介绍,“目前公司的高管都在外面忙着跑融资。”

自今年传出中海油洽购阿特斯的消息以来,央企被认为是光伏业危机中最有可能的抄底者。

最新的消息是,在地方政府的牵头下,赛维也正在考虑引入国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在公开报道中,今年2月平煤神马集团董事长梁铁山前往赛维考察。3月,河南省国资委主任肖新明随梁铁山和平煤神马集团总经理杨建国再赴赛维考察。还有消息称,赛维也在和中节能、中材等央企接洽。

但李龙吉随后否认了赛维被国资接盘的可能。前述接近赛维人士称,“彭小峰可能还在寄希望于市场回暖和港股上市,毕竟以现在的股价被央企收购,未免心有不甘。”

事实上,在彭小峰的表述中,赛维不仅将会是这轮危机中最先起来的一家公司,在危机中形成的独特商业模式日后也将会极具竞争力。(任杰)

作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