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对今年早籼稻总产量不抱太乐观态度、种植成本增加、政策性托底以及库存较低等因素共振,早籼稻期货价格处于上升通道中。

每年7、8月份,正值我国南方各省“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时节。然而今年早籼稻期货价格却是一路高歌猛进,主力ER1301合约期价从6月初的2600元/吨飙升至目前的近2800元/吨,涨幅高达7.7%。丰收季节期货价格却大幅上扬传递出怎样的市场信息呢?

丰收与减产的争议

目前市场对今年全国早籼稻总产量究竟是增产还是减产争议较大。农业部信息显示,2012年我国早籼稻播种面积预计为8800万亩,较上年增加170万亩,增幅为2%。播种面积增量主要来自湖南、湖北、广西、江西,分别增加70万亩、30万亩、30万亩和15万亩,其他省稳中有增或基本稳定。

一种观点认为,今年早籼稻单产预计为5420公斤/公顷,较上年基本持平,但较近5年的平均水平下降80公斤/公顷。由于面积增加较多,所以早籼稻产量将继续小幅增加,估计产量在3300万吨,略高于2011年的3276万吨。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早籼稻分蘖、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我国南方主产区经历了1个多月的低温阴雨寡照天气。由于光照不足,部分地区新季早籼稻品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异常气温引发的病虫害较去年偏多,稻瘟病、纹枯病较为严重,产量也一定程度受到病虫害影响。预计某些主产区总产量比去年下降7%—10%。

无论哪种预测,对今年的早籼稻总产量都不抱太乐观的态度。

种植成本、比价效应提振收购价

早在今年2月,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发改委及时发布了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的相关政策。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再次联合发布2012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自2012年7月16日至9月30日,国标三等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为1.20元/斤,比2011年提高0.18元/斤,增幅高达17.65%。2400元/吨的政策底摆在市场人士面前,而且这种政策底仍有逐年抬高的趋势。

今年早籼稻生产成本明显提高。江西省2012年春耕期间,化肥价格同比上涨9%,早杂稻种上涨3.5%,农药上涨4.5%,农用柴油上涨8%,早籼稻种植成本增加到390元/亩,较上年增加10%以上。安徽省早籼稻种植成本也达到360元/亩,较上年增加12%以上。成本提高和单产下降,使得种粮的比价收益降低,稻农的心理预期收购价格要普遍高于国家的最低收购保护价,因此农户对新季早籼稻普遍存在惜售心理,这也是目前早籼稻各主产区新季稻收购价已经抬高到1.27—1.32元/斤的主要原因。湖南省局部地区早籼稻收购价更是高达1.37—1.38元/斤,远高于1.20元/斤的国家最低收购价和去年1.28元/斤的市场最高收购价。即便如此,市场上也出现了抢购的苗头。可见供需紧平衡格局下,种植成本和比价效应对早籼稻价格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

低库存和轮库抬升稻谷价格

经过连续几年的拍卖,国家早籼稻库存不断下降,目前已跌至历史低位。预计库存消费比在2011/2012年度会下滑至16%,2012/2013年度会继续下滑至14%。近几年,各地粮库仓容量大幅增加,早籼稻储备需求也同步增多,以致近两年在早籼稻入库期间,各地为争夺粮源,不惜抬价。

国内储备稻谷的轮换规律一般是在上半年轮出较多,4、5、6月是各储备库的轮出期,下半年集中轮进,8月开始补库,10月补库结束。据了解,2012年浙江、福建、广东、广西4省地方储备籼稻轮换量将近200万吨,销区补库压力仍然较大。今年广东省部分地方储备早籼稻补库招标到库价约1.53元/斤,除去包装、运费、收购等费用,预计到产区收购价格可达1.30—1.33元/斤,轮库使得早籼稻收购价格呈上涨态势。

市场炒作天气因素

2012年各种灾害性天气不断,极大影响了农产品生产。尤其是近期美国遭遇了50年一遇的大旱,市场对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产量预期发生急剧变化,使得供需形势更加复杂。而期货市场对灾害性天气更为敏感,放大效应更为突出。在这种炒作氛围下,早籼稻期货也难以幸免。

目前早籼稻期价正处于上升通道中,新的阶段性底部已经从2400元/吨上移至2600元/吨,后期以振荡向上为主。然而,早籼稻的被替代效应也很明显,因此在2800元/吨以上的历史高位,波动幅度将趋于缓和。

作者:华联期货 韩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