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中心主任 曾刚

网易财经8月3日讯 中国银行家论坛暨2012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发布会今日在宁波举行,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在会上表示,中国银行业转型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是监管环境的影响,对银行的资本补充的要求力度加大。

第二个很重要的政策调整是利率市场化的变化,这可能对银行原来的业务模式产生很大的冲击。事实上即便是在今年之前还没有把存款利率的上升空间打开之前,中国银行业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在隐性的发生变化,而且规模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利率市场化或明或暗的过程已经对银行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曾刚认为,从监管层面去讲,为了适应银行业的这种转型和差异化的发展,未来银行监管要以开放的心态去对待银行的创新,以及对不同的银行有一个分类和指引。因为中国银行业太同质化了,监管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中国一直在采取同样的标准监管大银行和小银行,那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试图有不同的发展是很困难的。

发言实录: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大家下午好,我是来做一个点评,所以我用比较短的时间大体谈一下我对中国银行业一个想法,供大家参考。

前面各位专家已经讲到中国银行业的经营业绩是非常好的,但是大家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特别是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宏观经济可能会出现这种不确定性,银行的不良资产或者是不良贷款的反弹等等可能会对银行带来种种的困难。我想这两方面的因素会存在,一方面是有非常光鲜的财务报表数据,另一方面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

我谈一下外部的变化对我们银行业转型的影响,之前也谈了非常多,过去的上市银行也好,非上市也好,在银行业务模式的调整,盈利模式的调整方面都做了很多的努力,银行家也谈到了银行业的转型等等一些想法。我简单讲几点。

银行业转型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我们经常会把我们跟国际银行相比较得出一个结论,上午几个大行的领导都在讲国内和国外还是有差距的,看起来距离差距还很远,那我们是不是要奋起直追,作为一个目标。我谈几个看法。

全世界范围看起来,银行业的模式没有一个固定的业务模式,都是不太一样的,不同的国家定位不同的银行,模式差异化也会很大。所以我想简单讲一下影响它模式的因素是什么。

第一个我认为银行的外部环境一个很重要的影响的因素是监管机构和政策环境,银行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同国家的规定不同,意味着银行能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银行的实质内容有很大的差异,我们简单去比较的话就会有很大的问题,比如我们经常把中国的银行业和欧洲的银行像UBS银行去比,这个提法是不对的,它所经营的平台和范围是比你要更广的。还有是金融管制的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我们金融行业过去有一个很强的利差保护的存在,不说保护吧,利差的管理方面。你的利差收入是一个保障,那规模越大收入越多,这种简单的业务模式很容易被大家接受。

第二个影响是竞争环境的影响,由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存贷款业务的原因,导致银行不得不采取其他的方式提供服务,获得新的收入来源,这也是它转型的重要的压力。中国我们现在也在发生着,但是和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看起来好象还不太一样。这是竞争环境的影响。

第三个是市场需求的环境。如果客户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没有多元化的需求,只有融资需求的话,我想给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的可能性就很少,一个客户多元化需求和它的发展程度,不同的企业需求是不一样的,金融服务多元化的需求也是不太一样的。通常情况来讲,一个国家越发达,企业发展越高,财富金融水平越高,那么它多元化的需求就越大,对于银行外部环境来讲实现多元化经营和业务模式调整的影响也越大。

这三个因素是影响银行转型的三个因素,结合目前的情况想谈几点对中国银行转型的看法:

第一个是中国银行转型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是监管环境的影响,对银行的资本补充的要求力度加大。

第二个很重要的政策调整是利率市场化的变化,这可能对银行原来的业务模式产生很大的冲击。事实上即便是在今年之前还没有把存款利率的上升空间打开之前,我们银行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在隐性的发生变化,而且它的规模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利率市场化或明或暗的过程已经对银行形成了很大的压力,我们现在银行之间的理财产品,竞争也好,现在看起来目前的业务还没有流出银行体系,还只是不同银行之内的流转,总体来说依然还是银行体系内部的业务。不管怎么样,这种利率市场化,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好,也在推动着,银行原来的模式要发生变化。

第三个是需求环境不断变化,居民部门的需求也好,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也好,都会带来服务多元化的要求,这给银行提供很好的空间。

下面讲我想讲的是:

第一中国银行业模式的调整,趋势我觉得会是很明显,压力会是很大的,刚才讲到宏观经济方面的调整,未来银行要不断优化它的业务结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第二个是要区别于中国目前的一些特征,可能要因地制宜制订发展目标,多元化是一个发展和转型的方向,但是是不是把一些国家的50%以上的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呢?我们可能达不到,而且也不一定要追求这样的目标,因为我们的监管是不一样的,恐怕不适合我们中国。

不同的银行目标应该是不一样的,大银行实现多元化经营是有条件的,业务模式优化等等,是有这个条件的,也有这个能力,有多远化的平台,另外一方面客户基础可能会更好,能更好的去实现多元化的能力。对于中小银行来讲,一方面很难打造这种经营的平台,另外一方面客户也未必有这样的多元化的需求。这个转型的方向,是不是以大银行作为他们的目标或者国际银行作为他们的目标,也要考虑

第二要区分不同类型银行的转型,这个需要我们看到未来看到更多银行差异化的发展。

第三个要从我们监管层面去讲,影响银行方向的是监管有很大影响的,未来为了适应银行业的这种转型和差异化的发展,未来银行监管要以开放的心态去对待银行的创新,以及对不同的银行有一个分类和指引,因为我们之前谈中国银行业太同质化了,也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原因,监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一直在采取同样的标准监管大银行和小银行,那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试图有不同的发展是很困难的。

这是未来银行监管方面,分类监管,引导银行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发展。

当然从未来看的话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也有很多,具体的创新,还有在座的银行家在为的工作中进一步实践,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实体研究的对象。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