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9月5日讯 网易机构预测指数第六期对CPI、信贷、进出口等数据进行了预测,调查显示,8月CPI在经过7月的低点后,开始反弹,可能会重返2时代,预测均值为2.1%。CPI反弹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是食品价格的季节性反弹,特别是蔬菜、水果等产品的季节性价格上调;二是受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等因素的影响,非食品价格同比与上月相比继续小幅上行。

8月CPI同比增长预期均值:2.1% PPI同比增长-3.3%

调查显示,8月CPI同比增速将上升,结束了自去年7月以来的回落态势。预测均值为2.1%,最小值为1.9%,最大值为2.5%。预测均值高于7月份统计局公布的1.8%的通胀率。

CPI已经触底回升

根据商务部、农业部和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8月份受极端天气及美国及俄罗斯干旱影响,国内食品价格连续上涨,此外,受到饲料涨价影响,禽类和蛋的价格也出现较快的上升。因此本月食品价格环比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受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等因素的影响,非食品价格同比与上月相比继续小幅上行。

兴业银行认为从季节性来看,8 月食品价格环比往往为正,1995 年以来,仅2008年因肉价大幅回落而出现例外,最近11 年平均环比为1.3%。

招商证券认为从全年来看,食品价格同比上升为大概率事件,而非食品价格也被原油价格上升和易上难下的人力成本所绑架,通胀已经见底随后温和回升。

年内CPI不会出现大幅反弹,但明年可能是新一轮上升周期

至于未来CPI走势,齐鲁证券认为通胀开始重新进入上升通道,因为新鲜蔬菜价格同比持续回升,最重要的是,肉禽价格同比降幅已经度过拐点。

交通银行认为未来需关注包括油价上涨、国际粮价走高、猪肉价格因双节因素上涨等导致的新涨价因素回升,从而推高CPI。但受翘尾因素回落、灾害性天气基本结束、油价再次上调对市场影响不大等影响,年内物价不会出现大幅反弹。不过根据物价运行的规律,明年物价可能又将进入新的一轮上升周期。

PPI预测均值-3.3% 或创34个月新低

8月PPI持续回落中,和CPI的走势有所不同,调查显示,8月PPI机构预测均值为--3.3%,最小值为-3.6%,最大值为-2.9%。预测均值持平于7月统计局公布的-3.0%,或创34个月新低。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进入8 月后,虽然单周跌幅较6、7 月收窄,但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仍以下跌为主。能源价格近3 周平均单周跌幅收窄至0.5%;黑色金属价继续阴跌,近两周跌幅又有所扩大,但矿产品价格近两周止跌反弹;建材价格继续回落,跌幅依然不小;有色金属价格波动较大,近期波动中枢上移;因原油价格上涨,化工产品价格止跌回升;橡胶价格大幅下跌,最近四周平均单周跌幅达2.6%;农资价格继续小幅回落。同时考虑上游基础原材料价格变动在下游加工工业品价格中反应存在时滞的因素,因此8 月PPI 环比跌幅将较上月小幅收窄。

PPI仍处于下滑通道,但下行速度将略有放缓

华泰证券认为PPI仍在下滑通道中,但全年看或已为最低点。国内生产资料价格较上月仍在下滑,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出现显著的反弹迹象,除家畜外的各类商品现货指数都开始反弹,因此国内PPI环比下滑幅度略有收敛。

交通银行认为年内世界经济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较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维持反弹震荡态势;国内经济形势可能因稳增长、调结构措施在年末有所企稳,固定资产投资与制造业生产的缓慢恢复将相应提升对上游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预计未来PPI下行速度略有放缓,估计下半年PPI同比在-2.2%到-1.2%之间,年内低点可能在三季度末、四季度初。

未来利率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大

8月物价环比涨幅扩大是大概率事件,同时中长期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在全年CPI涨幅2.8左右的情况下,加之明年可能进入新一轮物价上升周期,存款利率实质性下调的空间并不大。同时,利率进一步下调也可能会进一步刺激房地产市场,有加速房价上涨的危险。在此情况下,基准利率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大。但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的需要来看,也不完全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

自6月以来,央行频频使用逆回购工具对释放市场流动性,逆回购的操作已经成为常态。有分析人士认为在CPI可能反弹的情况下,央行会更倚重逆回购,因此未来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在所接受调查经机构中,近九成的机构认为未来利率保持不变,持这一观点的有中信建投、国泰君安、交通银行、兴业银行等。齐鲁证券则认为今年利率似乎已没有下调空间,考虑到未来CPI进入上升通道,央行可能会加息,1年期存款利率上升为3.25%。

8月新增贷款料增加5931亿元 M2增速为13.8%

7月份的新增贷款量仅为5401亿元,创年内新低,8月份的新增贷款预测均值略高于7月。调查显示,8月新增贷款预测均值为5931亿元,最小值为5000亿元,最大值为6800亿元。预测均值略高7月统计局公布的5401亿元。

新增贷款较7月回升

兴业银行认为从从季节性看,8月新增信贷往往较7月多增,2000 年以来的12年中,仅2001 和2008 年出现过例外,这两年经济下行压力均较大,影响了信贷需求。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虽较大,但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需求依然较强,因此8 月较7 月少增的可能性不大。

7月新增贷款不多有季初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银行在半年末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甚至占用了7月的额度。交通银行认为随着这一因素消失,8月新增贷款将有所回升。此外,住房成交量回升对个人贷款的带动作用也将继续显现,投资增速可能企稳对公司贷款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拉动作用。

另外,票据利率从7 月末回升后保持稳定,银行没有通过降低票据利率来增加贷款规模。招商证券认为随着前期稳增长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配套的银行贷款也会逐渐到位,中长期贷款的占比仍然存在继续温和回升的可能。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稳增长依然是下半年的主要任务,投资是稳增长的主力,这需要一定的货币环境支持。近期地方刺激经济增长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重大项目建设和基建投资加速,对提升信贷需求有一定的促进,因此华泰证券认为新增贷款较前两年同期有所提高、M2增速将继续小幅回升。

未来信贷增量较为平稳

7月新增信贷5401亿低于预期,企业长贷同比再次少增,企业短贷增长放缓,但考虑到债券融资持续多增,企业中长期融资已持续改善,短期融资也出现向债券转移的趋势。国泰君安认为未来信贷将以平稳增长为主,债券融资将推动企业融资增长。

交通银行认为投资增速有所回升和楼市有所回暖对信贷需求、特别是中长期贷款需求的拉动作用会逐步显现。此外,政策在微调背景下,银行信贷供应能力也较强,但政策不会大幅放松和高杠杆率限制企业借贷能力也制约信贷增速过快。因此未来信贷增量会较为平稳。

招商证券则认为在货币政策“总量维稳、预调微调”的指导下,下半年的新增贷款规模将低于上半年。

出口可能出现小幅反弹

调查显示,8月出口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4.0%,最小值为-1.9%,最大值为11.9%。预测均值高于7月商务部公布的1%。

7月出口增长1%,大幅低于10.12%的预测,远低于市场平均预测9.4%,对欧盟、日本、巴西、中国台湾出现负增长,对美国出口大幅下降。从8月到年底出口月度增速将有明显改善,年度增速回落到10%以内。

兴业银行认为8月出口较7月会有反弹。从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情况看,8月前三周主要航线货量继续维持弱势格局。欧洲航线货量旺季不旺,持续呈平淡走势;地中海航线受斋月因素影响,货量表现疲态未改;北美航线运输需求相对乐观,月初货量上升,部分航次爆仓,但月中货量下滑,舱位利用率降至九成左右;澳新航线货量继续平淡,旺季不旺;南美航线货量波动较大,整体运输需求有所上行;日本航线货量大致平稳。

虽然8月出口会有所反弹,但出口反弹力度仍十分疲软。华泰证券认为主要原因是海外市场需求持续不振。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仍在下降趋势中显示了出口低迷恐将继续持续较长时间。

至于未来出口走势,交通银行认为未来出口难仍然难以改变。受欧债危机拖累,国际经济形势尚无明显好转迹象,市场仍将持续低迷;国内出口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遭遇瓶颈,稳出口政策效果仍待观察。预计未来出口难以根本改观。

招商证券认为未来的出口总量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增量看新兴市场国家,短期来看依然偏弱,但3季度开始随着政策指向稳出口,出口增速会趋于稳定。

进口小幅回落

8月的进口预测均值较7月小幅下降,调查显示,8月进口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4.1%,最小值为-1.3%,最大值为10.3%。

7月进口增长4.8%,大幅低于预测,显示国内经济仍然疲弱,大宗商品是拖累7月进口的主要原因,主要商品进口量已经开始回升。国泰君安认为随着大宗价格企稳,预计进口8月可增长6.5%,从8月开始到年底进口月度增速将有明显改善,年度增速回落到10%以内。

兴业银行认为进口货量可能继续低迷。7 月中旬以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简称BDI指数)持续、大幅走低,季调后的进口环比走势与BDI 指数环比走势正相关,显示8 月贸易成交较前期继续回落。另外,进入8 月,外汇市场大额购汇需求较7 月已有所回落,侧面反应进口需求可能降温。

交通银行持类似观点,8月份国内经济形势未能明显回暖,企业生产活动意愿不强,国内消费也偏弱,进口需求仍然较低;加之日本、德国等中国主要进口国的出口状况不佳,也侧面反映了8月份国内进口弱势。由于国内外贸政策加码的效果短期内不明显,预计8月份进口规模较7月仅有略微上升,进口增速回落。

未来经济增速将缓慢企稳略升,随着前期审批通过项目的逐步开工与进口政策的支持,对包括先进技术设备等商品的进口需求可能会逐步增加。而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企稳,也将使得进口规模缓步扩大。

招商证券则认为内需持续偏弱,稳增长政策对需求的促进存在时滞。未来进口能否稳定回升取决于经济的形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东调研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良好条件。

贸易顺差下降

8月的贸易顺差预测均值低于7月的贸易顺差额,调查显示,8月贸易顺差为190.5亿美元,最小值为130亿美元,最大值为392亿美元。

关于未来贸易顺差的走势,招商证券认为在全球需求不旺,我国贸易条件改善的情况下,贸易顺差呈现扩大之势。

1-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均值:9.1%

经济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前8月工业增加值的数据也不乐观,预测均值为9.1%,创年内的新低。调查显示,前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9.1%,最小值为8.8%,最大值为10.2%。预测均值低于1-7月工业增加值增速10.3%。

工业增加值预测均值创年内新低

兴 业银行认为两方面因素的叠加致前八月工业增加值回落。一方面,从钢材、水泥产量可能反弹。已公布数据看,8 月上旬全国粗钢日产量较7 月下旬环比增长 1.05%(其中生铁和钢材产量有所下降),虽然市场需求未有改善迹象,钢厂库存继续维持在高位,但因缺乏自律,市场预计8 月中、下旬产量仍将高企,即 使有所下降降幅也相当有限。

另一方面,从航运指数及生产资料价格走势看,投资回升与出口货量增多的迹象仍不明显,需求端数据继续探底。

此 外,7月份PMI指数小幅回落接近临界值,生产量、新订单指数继续小幅下行、原材料库存指数略有增加,加之8月份出口局面依然严峻,反映中小企业状况的汇 丰PMI指数预览值创新低,工业增加值短期内将依旧延续低迷态势。7月份工业产品库存规模较6月份有所回升,但同比涨幅继续降至12.5%,企业补库存意 愿仍不够强烈。因此交通银行认为8月份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与上月基本持平。

工业增加值未来有望企稳回升

招商证券认为经过工业生产淡季后,在前期政策作用下,随着企业库存调整的节奏逐步改善,工业增速将缓慢回升。

交通银行表示随着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将适度扩大、出口政策环境有所改善、结构性调整潜力较大,我国中长期增长前景依然可期,市场短期预期也将逐步恢复平稳,企业生产意愿可能逐步回升。预计年内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有所企稳回升。

8月出口、进口同比增速预测均值:4.0% 4.1%

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预计下半年加工贸易面临的外部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商务部日前表示国务院各部门正在落实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改善贸易环境,降低企业成本。

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预测均值:20.5%

前8月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测均值是20.5%,略高于7月。调查显示,1-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测均值为20.5%,最小值为19.7%,最大值为21.9%。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稳增长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各地在稳增长的政策下,密集出台了以投资为主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铁路、机场新建与扩建、保障房建设、以及水利、环境等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制造业投资也有所加快。但是交通银行认为由于市场信心仍然偏弱,对未来的判断仍保持观望,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将仍处于恢复企稳阶段,预计累计同比继续持平。

兴业银行则认为8月投资增速再次减速的可能性较大。首先,矿产品、黑色金属、建材价格均继续回落,虽然钢材、水泥产量可能回升,但草根调研显示需求只是季节性好转,未见新开工工程增多。其次,虽然房地产销售有所回暖,但对房地产开发投资调控的松动近期又因舆论压力显著收紧,房企投资将更谨慎。再次,工程机械、重卡需求仍未见改善,销售继续低迷。另外,虽然地方继续出台诸多投资计划,但资金能否到位将继续制约投资回升。

招商证券表示三季度是目前政策是否起效的验证期,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和环比增速都将在三季度企稳。短期内,因房地产投资回落速度可能开始放慢,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增速将能抵消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影响。

对于未来固定资产投资走势,交通银行认为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较上半年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不大。从政策层面面看,近期中央似乎已经开始提高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没有再强调稳增长的重心是“稳投资”。说明中央政府可能做好通过短期经济放缓的来促进经济转型的准备,因此不太可能再继续出台大规划投资促进政策。地方大规模投资冲动也将受制于资金来源,规划落实有一定难度。但若市场短期信心不稳,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有限,不排除中央继续加快推进“十二五”期间一些涉及民生的重点基建项目投资的可能性。

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预测均值:13.3%

前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测均值略低于前值,调查显示,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13.4%,最小值为12.9%,最大值为14.1%。

国泰君安认为7月社销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1%,较6月下降0.6%,主要由于零售价格指数下降较快所致。国泰君安认为由于耐用消费品增速接近底部,必须消费较为稳定,因此社会零售增速走势仍将较为平稳。

关于未来消费走势,交通银行认为未来消费可能因前期住房成交量上升而带动装潢、家具等消费、“双节”临近各类促销活动力度加大等积极因素影响。但要实现持续增长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一是受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影响,居民收入增速也可能出现下降;二是物价的新涨价因素已经开始有所回升,物价回升也可能抑制居民消费支出;三是国内资本市场持续弱势,负的财富效应不利于居民增加消费。即便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出台,对于促进短期内的消费作用可能有限。总体预计,年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基本企稳,难有较好表现。

作者:马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