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C刊评论文章,现全文摘要如下:

13日,当它宣布即将推行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时,美联储表现出一种实实在在的挑衅的姿态。

从表面上来看,美联储这一新决定,似乎是过去推行两轮量化宽松是所做的事情的组合。

美联储宣布,将延长0-0.25%的超低利率维持期限将延长到2015年中,并且将从9月14日开始推出进一步量化宽松政策(即第三轮量化宽松,简称QE3),按每月400亿美元的进度进一步购买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现行扭曲操作(OT)等维持不变,这意味着美联储每月增持850亿美元的长期债券。

但是,美联储的新政策远比它能描述出来的更激进。在我看来,第三轮量化宽松所具备的几个特征,让它和美联储过去的刺激举措有很大的区别。

1.开放式的扩充。过去,当宣布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Large-Scale Asset Purchase program)时,美联储会给出最大规模和持续时间。当然,有时,该央行会重新审视持续时间或规模,在必要时延长计划。

但是,这次不同。美联储已经明确表明,直至经济条件好转之前,都会继续执行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此外,美联储指出,只要经济表现不好,该央行将采取额外的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并且使用“其他政策工具”。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既没有时间的限制,也没有规模的约束。

2.指向劳动力市场。更为重要的是,美联储的新政策明确指向劳动力市场。

美联储在官方声明中指出,“如果劳动力市场的前景没有持续的好转,那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继续购买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承担额外的资产购买,并且在必要的时候使用其他政策手段,直至持续好转的出现。”

美联储担心,如果不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的强度将不足以带来就业市场的持续改善。

显然,这种明确指向劳动力市场的行为,在美联储以往的刺激举措中不曾有过。毫不夸张地讲,不但美联储之前没这样做过,其他央行也没有在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时有过如此明确的指向。伯南克说:“疲软的就业市场,应该让每个美国人都担心不已。”

3.和新疲软没有关系。实际上,美联储对经济的前景相当积极乐观。

自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8月政策会议以来,市场从美联储那听到的信息表明,近几个月以来,经济活动都在以“适当的”速度复苏。就业率的增长仍很缓慢,失业率一直处于高位,而家庭支出继续增加。房地产行业已经表现出进一步回暖的迹象。尽管某些关键大宗商品的价格近来有所攀升,但是美国国内通胀率始终处于温和状态。长期通胀率预期保持稳定。唯一令人忧心的就是就业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在经济增长率方面,美联储委员认为2013年美国经济会有2.5%到3%的增长,这一预测相比6月份的候2.2%至2.8%的预测区间已经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美联储今天的新政策决定,并不是建立在形势变得更糟的基础上,而是为了加快经济复苏的步伐。

本评论作者约翰·卡尼(John Carney),是CNBC资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