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数据显示,在新订单连续11个月收缩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产出进一步放缓。国际需求疲弱,新出口订单创下42个月最大减幅。厂商业务量减少,积压工作量因此下降。

作为一个以单一数值概括制造业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标,经季节性调整的汇丰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9月份数值为47.9, 显示中国制造业运行连续11个月环比放缓。最新指数值比8月(47.6)轻微回升,说明放缓趋势略有缓和。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评论称:9月汇丰制造业PMI终值47.9,较8月小幅回升(8月47.6),显示制造业活动已有所企稳。新出口订单指数下滑有所加剧,外需疲弱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就业市场压力继续累积,要求刺激内需的政策力度加大。近期出台的包括加快基建项目批复、货币宽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之外,财政政策应发挥更重要的稳增长作用。

新订单指数已经保持在50扩张收缩临界水平以下11个月。积压工作指数连续两个月低于50,供应商供货时间连续三个月缩短,且原料采购继续下降,这些都显示需求面仍然偏弱。就业指数从8月的47.6回升至9月的48.4,已经连续七个月保持在50以下。价格指数连续五个月保持在收缩区间,但下滑幅度有所收窄。

9月汇丰PMI显示制造业活动企稳。出口订单下滑,外需弱的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出口增速已经从二季度的10.5%下滑至7-8月间的不足2%,且可能进一步恶化。企业利润和就业仍继续受到挤压。产成品库存指数降至五个月低点50.2(8月54),显示去库存仍在继续,要求政策加大宽松力度以应对。

前期集中批复项目及央行注入流动性等举措逐渐见效。实际上内需已初现企稳迹象。通过加大财政宽松力度以提振需求是未来稳增长关键。前八个月近万亿的财政盈余为进一步增加在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等方面支出创造了条件,通过减税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也仍有空间。这些政策见效后将支持经济四季度回暖。

汇丰报告称,9月份,中国制造业产出加速下降,创下3月份以来最大降幅。关于减产的原因,不少受访厂商表示与国内外需求疲弱而致订单收缩有关。新出口订单的收缩率超过新订单整体的收缩率,调查样本亦显示多个重要贸易区目前市况艰难。

在此背景下,制造业积压工作量连续两月趋降,但9月降幅尚属轻微。用工规模连续第7个月出现收缩,但9月份收缩率相对轻微,绝大多数调查样本(将近85%)显示用工数量持平,而用工收缩的原因则普遍与生产需求下降有关。

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量连续第五个月下降,而且降速加快,为2月份以来最大。

采购库存亦因此下降,加上厂商在生产中尽量动用原有库存,9月采购库存创下5月份以来最大降幅。与此同时,供应商的平均备货时间连续第五个月有所改善。调查显示, 投入品需求减弱, 供应商接到的订单减少, 供货速度因而得到改善。

9 月份,制造业投入成本连续第五个月下降,降幅虽然较上月放缓, 但仍然显著。调查样本显示,成本下降与一系列原料的价格回落有关。厂商因此相应降低产品平均售价,同时还有不少厂商提到竞争压力加剧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