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世镛,1935年2月出生,1952-195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系工业经济专业学习,1956-1968年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69-1973年石油部潜江五七干校,1973-1994年在国家计委工作,历任计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计委委员兼计划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计委党组成员、计委秘书长、副主任等职 ,1994-1998年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1998-2001年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

从玉门油田考上人民大学,攻读“工业经济”。毕业后分配到科学院(即现在的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幸运地成为经济学家孙冶方的部下。因勤奋和虔诚师法孙冶方先生的治学精神,他的学术研究和经济理论得到长足进展,短短几年就拿出了一系列符合经济运行规律,又有独到见解的论文。如:六十年代初,他协助孙冶方先生起草管理体制的报告,提出体制问题的核心并非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是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他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对企业也应该考核利润等。他曾作为马洪同志的助手,根据薄一波同志的要求编写了《工业七十条》的权威性很高的《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企业管理》一书。他没有盲从苏联政治经济学中那种忽视经济体制的倾向,提出所有制解决之后,经济体制就是最大的问题。在所著《国营工业企业责任制》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了明确企业内部层层责任并使之同奖惩挂钩的必要性……“文化大革命”期间,就因为桂世镛在科学院工作时,追随孙冶方进行经济研究,他同孙尚清、刘国光、董辅礻乃等被打成张闻天、孙冶方“反党联盟”的所谓“八大金刚”,还被污蔑为孙冶方培养出来的“修正主义苗子”,他参与编写的《工业七十条》及宣传资料作为“大毒草”来批判。期间,桂世镛等经常和孙冶方一起受到批斗,历经坎坷。 主要作品:

(1)《论调整、改革与效益》 中国财经出版社 1985年版

(2)《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与稳定》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6年版

(3)《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1年版

(4)主编《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7年版 等20余部经济研究类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