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名誉所长夏斌

网易财经12月14日讯 2013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名誉所长夏斌称,中国经济需要一系列政策制度改革,目前需要寻找改革突破口,媒体现在说,城镇化是突破口。而城镇化是一系列政策制度调整改革的结果,而不是一开始的“抓手”,是一个战略任务目标,而不是现的对部门的具体工作要求,它没法儿一下子实现,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夏斌称,城镇化包括进城农民的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养老问题。包括支持进城农民就业的企业,如何从税收、金融等方面加以支持。所以城镇化是一个系列政策制度调整改革的结果,无法一蹴而就。

夏斌称,新一代领导人,包括媒体民众,上下都想要改革,不改革,中国没出路;但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改,怎么布置,怎么要求政府各个部门一步步往前推,这是当前我认为作为一个政策经济学家要认认真真研究的,要负责任研究的。

以下是文字实录:

夏斌:他们刚才谈得很好,维迎教授和厉老师讲了创新,讲了国有企业要退出的一些观点,我完全同意,确实,其实中国上下都希望改革,因为中国经济不可持续,不协调,而不可持续、不协调表现是很多方面的,比如从国民经济总量生产法的生产结构讲,制造业投资过大,刚才维迎教授讲了很多,劳动密集型的服务经济上不去;从支出法角度说,消费太少,投资出口太大;从收入法角度说,为什么消费太少?是因为老百姓收入太少,而政府企业收入多,当然还有从内外国际收支法角度说,我们中国的总储蓄太多,注意,因为我在微博上一讲话老百姓就骂,这个“总储蓄”的概念不是仅仅说老百姓银行的储蓄,整个中国的储蓄,投资表现为这么大的出口,总储蓄太大,所以表现为我们经常项目这么大的顺差,当然,现在慢慢平衡下来。

这些问题都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中国经济的问题,现在要寻找改革突破,或者说切入,或者说抓手,从哪个角度抓,现在主要是这个问题,大家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创新问题是客观存在,因此国企的问题肯定要动,怎么动、怎么退,当然还有很多问题,今天上午没谈到,我不知道佐利克先生讲了没有,可能他对中国有些情况不了解,还有农村的收入提高问题,厉老师也讲到了一点,就是土地制度的问题,到底怎么个改法,一项项改革之间是什么关系,当然,现在媒体上议论比较多,城镇化是突破口。

我在去年的一篇发言中也谈到,城镇化是什么,表现为结果?我们是城镇化率要提高,静下心来想,城镇化不单单是户籍问题,让农民进城,让农民进城意味着什么?不是户籍,他要享受市民待遇,享受市民待遇,小孩要上幼儿园,上小学、中学,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养老问题,这些问题说穿了是钱的问题,是财政拿钱的问题,地方财政能不能拿,怎么拿。

第二,农民要长期住下来,住下来他要有房子,怎么买房?尽管城镇的房比上海、北京便宜多了,但还要考虑怎么买房的问题,要住下来,要用清洁水,要用排水,要有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要有煤、有煤气、有电、有道路,这就涉及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这个钱又是谁拿?当然,现在更多是靠政府征地以后从银行做土地抵押贷款,从银行拿70%左右,是这么搞的,今后可能没那么多钱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能不能用“非公36条”落实,让民资进来?

第三,城镇化让农民长期住下来,刚才厉老师讲的两个老鼠洞变成一个老鼠洞,不仅仅自己的老婆孩子到城里住,把山沟沟里的父母也要接过来,长期住下来要有长期收入,意味着就业,在小城镇里就什么业?除了有条件的个别小城镇能够干一些大型项目,制造业,有可能的话可以搞些项目制造业,他来就业,更多的要发展服务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经济,而谁来投?中央企业是不会来的,现在看房地产好赚,中央企业更多去赚那个钱,金融好赚就搞金融控股了,还要靠民营企业,所以这个问题又涉及到服务经济投资门槛的问题,新的国务院“非公36条”真正落实的问题,税收支持问题,金融支持问题,所以说,我最后一想,城镇化的问题是一系列政策制度调整改革的结果,而不是一开始的“抓手”,是一个战略任务目标,而不是现的对部门的具体工作要求,它没法儿一下子实现,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刚才维迎教授讲了收入倍增计划,城镇化讲的都是提高农民的收入,现在中国的消费能力,城市市民是农民的三倍,真正要提高消费能力,要提高居民收入,关键是城市市民,这又怎么搞?这又不是城镇化这个概念所能涵盖的,这些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对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当然,理论家有理论家的角度,专家有专家的角度,老百姓从切身生活感受看。

第二,我感觉报纸媒体也在宣传,包括新一代领导人,上下都想要改革,不改革,中国没出路;第三,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改,怎么布置,怎么要求政府各个部门一步步往前推,这是当前我认为作为一个政策经济学家要认认真真研究的,要负责任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