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为工程经济系,与北京邮电大学同龄,是当时全国三十个管理学科系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由最早的单一的邮电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发展到目前的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会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九个本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技术经济与管理、国际贸易学、行政管理和政治经济学八个硕士点,MBA和项目管理工程硕士两个专业硕士点,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发展历史沿革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1955年建校时成立的工程经济系。1980年重建为管理工程系,

1997年成立了管理与人文学院,该系成为学院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我国电信和信息产业深化改革和迅猛发展的大浪潮,2000年5月,北京邮电大学以原来的管理工程系为主成立了经济管理学院。因此,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当时国内最早建立管理学科的30多个学校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与积累,管理学科已形成自己鲜明的学术优势和特色。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通信领域中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特别在网络经济与信息经济学、通信管理理论、通信工程管理、通信网规划、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应用、信息化与政策法规等方面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得到学术界同行的广泛认同。

建院50多年来,学院始终以振兴国家信息通信事业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成为新中国培养邮电通信人才的摇篮,迄今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国内许多重要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上肩负重任,为国家信息通信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社会高度赞誉,被誉为“新一代IT精英的摇篮”。

现状  

目前,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科领域横跨管理学、经济学、工学3个学科门类,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博士授权点,5个硕士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和8个本科专业(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经济学、电子商务、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同时还具MBA授予权。学院学术研究机构包括:管理现代化研究所、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邮政发展研究中心、系统仿真研究中心信息管理与GIS研究中心、信通网联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和经济教研中心管理教研中心、系统教研中心、财会教研中心、市场营销教研中心等12个单位和若干个学术研究中心。

学院拥有教育部第一个管理类、开放式、高水平软科学重点实验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通信管理理论与实践、网络经济与信息经济学、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应用、信息化与政策法规等多个学科、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学院拥有一支以梁雄健首席教授为首的包括吕廷杰、舒华英、忻展红、唐守廉、阚凯力、林齐宁、曾剑秋、吴洪等知名学者的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 1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8名),副教授 20名。同时,学院还从国内外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日本京都大学长谷川利治、丹麦理工大学V.B.伊沃森、国际电联标准局局长赵厚麟、国际电联电信发展咨询集团副主席戴维?米勒等20多人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和不定期地举行各种形式的讲座以促进学术交流,开阔学生视野。

目前,经济管理学院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等广泛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学院规模不断扩大,到2003年秋季学期为止,共有在校生1200多人,其中在读博士生42名,在读硕士生500多名。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尤其是IT信息产业界的欢迎,被社会各界誉为“新一代IT精英的摇篮”。

在Eduniversal世界年会上发布了“2011年度全球最佳1000所商学院”排名,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位列“中国地区杰出商学院”第16名,仅次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院一贯重视加强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国际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等广泛的合作关系,双边互派和接受对方教师作访问学者、客座教授,在国家高水平留学生项目中,定期派出留学生5名左右到国外从事半年至一年的联合培养等,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务实。目前我院正在实施的国际合作项目有与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合作的DBA(工商管理博士)教育项目、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和法国电信工程学院的研究生交流项目。这些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开拓学生视野,让更多学生更早近距离接触到世界上最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创设了深造环境,国际合作的氛围对有效提高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产生了深远影响。

使命与愿景 

面对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和国家“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把信息产业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的喜人形势,学院的使命与愿景是:

到2015年,建院60周年时,

跻身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经管学院之列,

造就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的管理精英,

贡献学术成果以推动通信产业和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到2055年,建院100周年时,

自立于世界一流工商管理学院之林,

造就未来中国乃至世界信息通信产业领域的商业领袖,

贡献学术新知以促进世界信息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学院办学规模  

学院现设有经济教研中心、管理教研中心、系统教研中心、财会教研中心、市场营销教研中心、电子商务教研中心、国际经济与贸易等7个教研中心。有4个教学实验室,其中包括1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本科专业实验室。建有5个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实习场所、1个企业经营模拟与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110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20人(含兼职博导4人),副教授47人,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队伍的92%,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队伍的60%以上。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如吕廷杰、梁雄健、舒华英、唐守廉、阚凯力、忻展红、曾剑秋、金永生、茶洪旺、林齐宁等,其中吕廷杰教授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忻展红教授和唐守廉教授被评为北京邮电大学教学名师。学院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还从国内外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国际电联副秘书长赵厚麟、日本京都大学长谷川利治、丹麦理工大学V.B.伊沃森、国际电联电信发展咨询集团主席戴维·米勒等60多人担任客座教授。近年来,学院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40多人、硕士研究生200多人、MBA 140人、EMBA100人,在职MBA和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研究生200多人、本科生330多人。自2003年起,我院研究生招生规模开始超过本科生,已经向研究型学院转型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学科专业  

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的教育已经形成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多层次的办学格局。经济管理学院是当时国内最早建立管理工程专业的30多个大学院系之一,管理学科已形成自己鲜明的学术优势和特色。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02年就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通信领域中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特别是在网络经济与信息经济学、通信管理理论、通信工程管理、通信网规划、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应用、信息化与政策法规等方面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得到学术界同仁的广泛认同。

目前,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科领域横跨管理学、经济学2个学科门类,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博士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8个硕士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国际贸易学、政治经济学、行政管理),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授权点(工商管理、项目管理工程),8个本科专业(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市场营销、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我院是全国首批试办电子商务专业的13所高校之一,电子商务专业2007年获得北京市特色专业称号。以吕廷杰教授带头的“电子商务教研中心教学团队”被评为2008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学院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目前有《电子商务概论》、《通信经济学》、《市场营销》3门北京市精品课程,《通信经济学》、《邮政概论》、《电信组织管理》、《电信营销》、《通信网规划理论与实务》5门北京市精品教材。

学院MBA教育项目开始于1998年,以其浓郁的IT特色在信息通信产业界享有盛誉。在全球领先的管理期刊《世界经理人》周刊主办,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中文版等媒体合办的 “中国最具影响力MBA排行榜”中,近几年稳居前16名,2008年荣获第11名。

科学研究  

学院现有信息管理与经济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信息管理与GIS研究中心、信息资源与系统研究中心、竞争与规制研究中心、大系统仿真研究中心产业、产业组织与营销研究中心、通信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邮政发展研究中心、网络产业研究中心、电信增值业务研究中心、网络经济与商务智能研究中心等12个学术研究机构。在通信管理理论与实践、网络经济与信息经济学、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应用、信息化与政策法规等多个学科、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04-2008五年总计科研经费5303.7万元,出版专著教材译著共150多部。2008年,发表检索论文147篇,其中SCI检索论文5篇,SSCI检索论文3篇,EI检索论文80篇,ISTP检索论文48篇,CSSCI检索论文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