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非洲记者驳斥西方媒体散布"中国假药危害非洲"的言论 中国抗疟药品广受非洲民众欢迎 西方媒体过于武断危言耸听恶意栽赃惑众

近来英国《卫报》等西方媒体危言耸听,散布"中国假药危害非洲"的言论,故意拿中国制造的治疗疟疾的青蒿类药品说事,其背后的用意不言而喻。

中国药学家首创、中国医药公司生产的治疗疟疾青蒿类药品在非洲得到普遍临床使用,疗效显著,中国对非洲乃至世界抗疟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疟疾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尤其在非洲每年有近百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多为5岁以下儿童。以往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以奎宁等西方发明的药物为主。以奎宁为例,副作用大,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疟原虫易产生抗药性。青蒿类药品问世后,以其显著的疗效、较少的副作用,成为在非洲医疗机构治疗疟疾的首选药品。为了帮助非洲贫困国家抗疟,中国派出了医疗队,在非洲建立抗疟科研医疗机构,向非洲免费提供上述药品,对此大家有目共睹。

西方媒体将非洲尚未有效控制疟疾流行怪罪于所谓的中国假药,更是毫无道理,说外行话。疟疾是由携带疟原虫的安蚊传播的,预防疟疾最有效的举措为消灭携带疟原虫的安蚊,这实际上做不到,很难避免不被安蚊叮咬。非洲卫生条件差,每年有上亿人次感染疟疾。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为,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如果患者及时按要求服用青蒿类抗疟药品,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会得到控制痊愈。

关于所谓的非洲中国假药问题,需要追查假药的来源,造假在非洲甚至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并未杜绝,将非洲出现的假药均算在中国账上,有悖事实。各国都在打假,有多少假药流入市场,比例多少,究竟造成多大危害。"中国假药危害非洲"过于武断,危言耸听,有恶意栽赃惑众之嫌。

知识产权归中国所有的青蒿类抗疟药品在非洲广泛用于临床、中国政府及中资企业对非洲防治疟疾做出的贡献,近年来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中资企业在非洲扩大投资,帮助当地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一切不能不使当年的殖民者大为不悦,无法抑制酸溜溜的感觉。联想到近年来西方散布的中国掠夺非洲资源等奇谈怪论,近来英国等西方媒体炒作非洲的中国假药,不足为怪。  本报驻达累斯萨拉姆记者 张晓春  (本报达累斯萨拉姆1月5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