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两会前瞻专题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是,菜价。

小小菜价,牵动民心。从2008年开始,菜价上涨、食品价格拉动CPI屡现报端。蔬菜流通环节过多也经常被热议。

早报记者与市人大代表张雅玉共同走访了全市约30家蔬菜经销点,包括批发市场、社区菜场、大超市和马路菜场。调研发现,菜价形成的一些中间环节不能简单砍去。近几年上海不断探索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直供模式,但菜价也并不比传统的经营模式下的更低。

所以,探索多种形式下的直供是必要的,但占市民买菜大头的社区菜场在平抑菜价上举足轻重。虽然进程缓慢,但政府近年一直坚持回归菜场的公益性。公益和经济共赢,多种模式并存,菜场微利运营是当下的趋势。

【相关新闻】

《菜价如何平抑:上海力推蔬菜“农超对接”攻坚》

《社区菜场发代金券补贴居民》

《政府回购回租菜场降低菜价》

《减少蔬菜流通环节让利于民》

《九成被访者:流通环节抬高了菜价》

张雅玉(市人大代表)

邹娟(早报记者)

龙毅(早报记者)

本期调研路线

江桥蔬菜批发市场 >>> 曹安蔬菜批发市场 >>> 普陀区高陵路菜场 >>> 虹口区吉祥菜场 >>> 欧尚超市长阳店 >>> 乐购镇宁路店 >>> 静安区余姚路菜场 >>> 长宁区玉屏南路菜场 >>> 杨浦区双阳路马路菜场 >>> 杨浦区周家嘴路崇明菜场 >>> 闸北区洛平菜场 >>> 徐汇区茶陵菜市场 >>> 浦东新区张江综合市场

录入编辑:任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