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引领几经波折的世界经济从低谷复苏。与此同时,创意经济的概念受到广泛关注。联合国于2008年,2010年两度发布《全球创意经济报告》,力图对世界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现象进行探索和总结,从中寻求世界经济发展的未来路径。不少国外学者也纷纷著书立说,对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进行深入研究,以求建立一个崭新的经济学科分支——创意经济学。

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的公布和实施,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落实,创意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需要对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创意经济学学科的创建迫在眉睫。相较于国外的情况,我国对于创意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还处在起步阶段。

王铁军教授的新著《创意经济学》可以说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具有迫切性和前瞻性。王铁军教授长期以来从事金融经济学的理论和实务研究,著述甚多甚广,对于政府融资、企业融资、资本市场融资曾有多本专著出版。这本《创意经济学》是他十多年来倾注了大量心血探索研究的一部力作,也是一部对于我国创意经济学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鼎力之作。

笔者认为,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第一,作者清晰地定义了创意产业、创意经济和创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在目前的国内外研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把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意产业混为一谈。作者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只是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创意产业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但是范围比文化创意产业要广泛,是以人类创意思维成果为基础,及与其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各产业领域。这一定义克服了把创意产业等同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局限性,开拓了人们研究思考创意产业的空间。在定义创意经济和创意经济学时,作者超越于其他研究者的视角在于,强调创意思维向创意经济的转化,创意经济向经济价值转化的过程:没有创意经济,创意只会提停留在思维上;没有向经济价值的转化,创意经济不能最终实现。

第二,作者勾勒了创意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架构,指出创意经济学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其基本原理是研究人类大脑思维转化为创意思维,创意思维再转化为创意经济,创意经济再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连续过程,每一个转化阶段的完成都有独特的条件或者说要素,缺一不可。例如,创意思维向创意经济的转化,需要创意思维的人类社会需求性,客观实现可能性和具体实现的科学性三个要素,其具体表现形式为人类社会的认可程度,社会需求的消费满足程度和经济体现的价值程度。再如,创意经济转化为经济价值,需要创意经济概念的有形化,实用化和价值化。这些分析,改进了以往研究对于创意经济和创意经济学认知的不足和容易将创意经济引向模糊不清虚无缥缈境况的倾向,从本质上把握了创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并使之具有实践层面的可操作性。

第三,作者运用了古今中外大量丰富的案例论述了创意经济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交叉科学之间的关系。在作者眼中,创意经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被创意经济促进和推动的历史。这些分析不仅言之有据实事求是,还具有价值观方面积极的意义。在国际金融危机频发,自然环境恶化,物质资源不断耗竭的今天,人们对于世界未来的发展难免不产生悲观的观点,由此,“末日说”、“零增长说”流行。但是,历史的发展证明,尽管有无数曲折和磨难,人类永远不会停止思维,不会停止创新,不会停止发展创意经济,人类社会的未来的前景应该光明的。人们没有必要抱有悲观的无所作为的心态,反而应该具有积极进取,大胆创新的信心。

在今天,无论对于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的中国来说,还是对于政治形势纷纭多变经济局势举步维艰的世界来说,创意经济的价值都格外重要,创意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空间。只有高举创新旗帜,彰显创意思维,发展创意产业和经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各自面临的难题,构建一个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王铁军教授的新著《创意经济学》给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创意经济学的大门,相信对此感兴趣的读者会不虚此行,如入宝山,满载而归。我们也有理由期待,以王铁军教授的勤奋和睿智,未来他将会把关于创意经济学更多研究成果奉献给读者,启迪世人。(作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市政协常委 胡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