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2月14日电(记者 王橙澄)农历大年初四,满山的金银花树仍在细雨中沉睡,等待春风将它们唤醒。记者到访时,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小关乡小关村“金银花山庄”内,“庄主”何文强正和几位朋友围炉而坐,共话新年。

“协会帮助我们学会了金银花标准种植技术,产量和质量都上去了。”“只要保证品质,销路不愁啊。”大伙你一言我一语,氛围活跃。

何文强是小关乡一名花农,也是小关乡金银花协会会长,几位朋友则是协会的农户。近年来,农民合作组织帮助当地农民聚集力量,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让四面八方的客商如蜜蜂一般,千里迢迢飞来“采蜜”。

何文强告诉记者,由于海拔适宜、气候宜人,绥阳的金银花品质优良,且种植历史悠久,人工规模种植亦有40余年历史,但由于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不足、与市场对接不顺等原因,绥阳的金银花一直藏在深山无人识。

2001年,何文强看准了中药材市场,承包了近百亩土地大规模种起了金银花,并摸索出一套标准化种植方法。“金银花对土壤要求不高,坡地也可变废为宝,每亩产值5000元以上,比传统作物每亩增收两三千元呢。”何文强说。

目前全乡已种植金银花6万多亩,几乎家家户户种花。协会还下设了5个专业合作社,全乡4300多户花农全部加入。由于品质高,当地的金银花远销湖南、山东、安徽、福建等地。

60多岁的花农马朝志大爷说,过去家里种植金银花,技术有限,每年都等着小商小贩来收购,总是不成气候。协会聚集了力量,让绥阳小关的金银花成了响亮的品牌。

近年来,绥阳县金银花产业提速。2012年,全县产金银花干花8000余吨,实现产值3亿元,花农达1.5万余户。今年1月,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绥阳县“中国金银花之乡”称号。

绥阳县委书记尹恒斌说,下一步,绥阳将按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继续组织农户、大户、创业园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形成组织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经营、集团化运作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格局,提高金银花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开发水平和效益。

说起小小金银花给山乡带来的巨大变化,何文强禁不住吟诵起自己写的一首诗:“群山万壑做绿装,万千玉手采花忙。芳香熏得游人醉,直把家乡做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