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2月26日电(记者张文静)为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建设中遇到的路基工后沉降控制难题,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提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控制的成套技术,并将成果应用于世界首条修建在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高铁建设上,为该铁路建设节约了工程投资,为我国黄土地区高铁修建提供了技术支撑。

记者从甘肃省科技厅获悉,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屈耀辉等科研人员以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工程为依托,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大型室内外试验、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等方法,研发了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控制的成套技术。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沉降是路基施工期间和道路建成后出现的一种常见现象。路基不均匀沉降必然会引起路面的凹凸不平,对行车安全不利。高速铁路的行车安全对路基沉降控制要求十分严格。从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来看,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建设无太多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而郑西高铁全线80%的地段处于湿陷性黄土地区。

甘肃省科技厅介绍,这项技术已在郑西高铁建设中得到应用,为解决该铁路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沉降控制难题、优化和完善路基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节约了工程投资。经数年工程使用和时间检验,郑西高速铁路路基运营状态良好。

记者了解到,这项研究成果也已成功应用于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兰渝线、宝兰客运专线等铁路的设计与建设。该技术对我国黄土地区后续高铁建设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