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2月21日文章】题:奥巴马2.0遭遇亚洲(作者美国哈得孙研究所政治与军事分析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韦茨)

随着贝拉克·奥巴马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开始,一个新的国家安全团队正在形成。奥巴马显然决心将亚洲作为外交政策方面首要关注的地区。在接下来的四年中,美国政府在阿富汗、伊朗、朝鲜面临重大挑战,而对华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处理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办法。

对朝忍耐蕴含风险

朝鲜已经进行了三次核试验,并在努力为它不断改进的弹道导弹制造适用的小型核弹头。由于朝鲜不断测试远程火箭,专家估计,朝鲜在5年内就可能拥有洲际弹道导弹,足以打击北美的目标。

奥巴马政府在推动国际社会制裁朝鲜核扩散活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最近联合国的报告显示,这类制裁没能有效施行。最重要的是,美国在消除朝鲜核武库或接触朝鲜方面没有取得进展。

奥巴马政府一直愿意在六方会谈的框架内直接同朝鲜讨论核问题和其他问题,但是由于朝鲜一直不妥协,美国及其盟友已经开始在外交上躲着朝鲜,并通过更多单边和多边制裁来惩罚它。

根据美国的“战略忍耐”政策,奥巴马政府要求朝鲜拿出一些具体的表示以说明它将在核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但是这个耐心等待朝鲜各项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策略会带来多项风险。首先,它给朝鲜提供了更多喘息空间来进行其核计划和导弹计划。第二,朝鲜可能发射更多弹道导弹或进行更多核试验来确认和支持这一进程,或仅仅出于遭到忽视的沮丧情绪而这么做。最后,如果韩国实施2010年后的积极威慑政策,对朝鲜的任何挑衅行动实施迅速而激烈的报复,等待朝鲜引进重大改革的这一策略可能导致某个小规模事件升级。

伊核问题处境尴尬

对新一届奥巴马政府来说,伊朗依然代表着另一个长期的核扩散问题。美国及其盟友在伊朗核问题上面临尴尬境地。经济制裁迄今为止未能促使伊朗放弃大规模铀浓缩活动。然而美国和其他亚洲领导人都承认,利用武力摧毁伊朗核计划很容易失败并带来事与愿违的结果。

由于在应对伊朗方面缺乏好的选项,太平洋两岸国家在如何向伊朗核活动作出反应的问题上分歧不大。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在内的亚洲国家政府通常坚持某种“双轨”政策,支持外交和制裁双管齐下。当然正如奥巴马早些时候指出的那样,尽管美国和其他国家努力通过谈判达成妥协,“他们(伊朗人)对核武器的坚持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所以他们在这个问题上不是简单的成本-效益分析”。

伊朗政治体系的本质扩大了这个问题。自2009年存在争议的总统选举以来,伊朗精英阶层内部的分裂加剧。这使得华盛顿与德黑兰之间的和解变得更为困难。

阿富汗局势存疑问

奥巴马政府正在努力稳定阿富汗的局势,以便今后大部分美军撤出阿富汗。但是这能否实现尚存疑问。奥巴马同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上月在华盛顿会见时,双方同意加快美军撤出的时间表。奥巴马后来在国情咨文中宣布,驻阿美军将在今后一年内撤出3.4万人,然后撤军行动将持续到2014年底。

奥巴马还讨论了2014年后阿富汗-美国军事合作的性质。但是两国政府没有提供多少细节来说明,它们计划如何实施去年在喀布尔签署的战略伙伴关系。它们的讨论也没有消除某些不确定因素,如阿富汗如何确保在2014年举行自由公正的总统选举,或阿富汗如何在同阿富汗塔利班及其在巴基斯坦的外国资助者之间的和平谈判中取得进展。

对华政策未能平衡

影响奥巴马政府“转向亚洲”政策的一个尚未解决的大问题是,该如何将中国安置到这个新框架中去。北京究竟是一个潜在的伙伴还是一个麻烦,美国官员对此存在分歧。美国政府尚未在威慑和接触北京之间找到平衡。美国需要向其盟友保证,美国不会让它们面对中国不断崛起的实力而置之不理,同时又要防止让它的盟友陷入同北京不必要的对抗中。

奥巴马政府强调了一些普遍原则,比如海上自由、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等,而没有制定明确的政策来遏制中国,它这是在试图避免直接同中国对抗。然而中国的决策者指责美国在他们的后院煽动麻烦。他们抱怨美国对台湾军售,在亚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以及通过外交手段干预北京同日本、菲律宾和其他国家的海上领土争端。其他亚洲国家领导人一般对美国新的安全存在及其在本地区发挥更大作用表示欢迎,但是它们也努力避免被视为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选边站。

奥巴马政府对东亚的经济愿景体现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上,这同中国的愿景存在竞争。

中国正在积极游说各国加入一系列自由贸易协议,这些协议没有将美国包括在内。奥巴马政府没有从官方角度排斥中国加入TPP,但是北京若要加入TPP,它需要重新给它的货币定价,结束对国有企业的补贴,更好地保护外国知识产权,以及采取一些中国长期以来所抵制的或不愿意实施的举措。

严峻挑战来自国内

或许奥巴马政府亚洲政策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在国内。美国面临紧缩的财政环境,这将限制华盛顿实施其“转向亚洲”政策所需的资源。

目前公众一味关注军事再平衡问题,他们询问美国会有多少战舰和飞机驻扎在太平洋。这让一些亚洲人产生了错误印象,他们会认为“转向亚洲”政策是美军的大规模重新部署,目的是遏制中国。更多强调美国文职机构在“转向亚洲”政策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消除这种错误印象,并使美国更容易地从谨慎的亚洲领导人那里赢得支持。亚洲领导人希望美国在本地区发挥更大作用,但却不愿冒引起北京反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