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国有企业不把该让的市场让出来,民营企业才这么艰难!”舟山市市长周国辉代表说。

“其实现在央企垄断已经很少,但是垄断的概念被弄得很大。”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解释说。

8日上午浙江代表团的一次分组讨论会上,央企和民企,地方官员和国资委领导,围绕国企垄断的话题激烈争论。

“刚刚开会时有人手机在响,一听就是在用微信。今年春节非常明显,电话业务负增长,短信近几年也都是负增长。都跑到哪里去了?都去微信,私信了。”钟天华说,“原来通信行业是有垄断,互联网企业进来以后,已经不存在垄断,现在是中移动还能不能从市场分到蛋糕的问题了”。

“事实上真正的垄断企业在央企里非常少,垄断的概念都被弄得很大。”邵宁表示。

谈到垄断,在座的几个浙江地方领导纷纷站出来,为民营企业说话。

温州市市长陈金彪代表说,央企有人才优势政策优势,在一些竞争性领域,就不要和民企一起抢了。“没人干的,就应该央企国企去做,而不是哪里有钱赚就往哪里去。”陈金彪接着说:“比如高速公路,交投公司来投没问题,但现在是哪条赚钱投哪条,不赚钱的,对不起,我不投。难道基础设施该让民企来保障?”陈金彪说。

周国辉代表以造船业为例,历数种种垄断:“从造船业来看,我们有两大公司基本牢牢控制。一是靠审批;二是靠价格,仗着自己的实力,把价格压得很低,所以我们的民营企业真是苦不堪言”。

造船业的话题又引出了民企融资的老大难问题。

周国辉说,造船业里面,我们其实有很好的企业,但是借不到钱,融资成本很高。

“我们的银行早就改革,已经股份化了,在外面上市了,银行脑子里没有所有制概念,只有好企业和不好的企业,国有企业不好,照样贷不出款。”邵宁说,银行没有对国有企业一个样,对民营企业一个样,有些好的民营企业是没有问题的。

“小企业贷不到款,是个世界性难题,不是所有制问题。”邵宁说。

邵宁认为,国企需要改革,大锅饭还局部存在,国企也需要分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领域,区别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改革来解决”。

不少代表会后说,真理越辩越明,这样争论对于相互理解,进而形成国企民企的“竞合”效应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