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大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四位副总理陪同参加。

李克强答人民日报记者问:我们要不断改善民生,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者的群体。如果说政府也是民生型的政府的话,就要保障基本民生,要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努力逐步把短板补上,还要坚持网底不破。通过完善低保,大病救助等工作,保障特困群众的生活。如果这部分群体的生活无法保障,很容易冲破社会道德的底线。我们要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人民的生存尊严。

以下是文字实录:

人民日报记者:

总理您好,我是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记者。很多人都认为,新一届政府所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那么,我想请问总理,您的施政目标是什么?您打算首先去解决的主要问题又是什么?谢谢。

李克强:

这是个大问题啊。关于施政目标,可以说中共十八大已经做出了全面部署,这就是本届政府的施政目标。在我们离实现现代化越近的时候,遇到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

李克强:

偌大个中国要解决的事很多,如果说主要问题的话,我想:第一,还是持续发展经济。可以料想,未来中国经济环境依然是严峻复杂,我们要居安思危,也要处变不惊,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防范通货膨胀,控制潜在风险,使中国经济不发生大的波动。

李克强:

要努力去实现2020年的目标,测算一下,这需要年均增长7.5%的速度,这不容易。

李克强:

但是,我们有有利的条件,有巨大的内需。关键在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李克强:

第二,是不断改善民生。也就是说要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持续地扩大中等收入的群体。

李克强:

如果说政府也是民生政府的话,就要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来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努力逐步把短板补上。还要坚守网底不破,通过完善低保、大病救助等制度,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这些人如果陷入生存的窘境,很容易冲击社会的道德和心理底线,所以政府要尽力,并且调动社会的力量,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

李克强:

第三,是要促进社会公正。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

李克强:

我们要努力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不论是怎样的财富创造者,是国企、民企还是个体经营者,只要靠诚信公平竞争,都可以获得应有的收获。

李克强:

解决这三个问题,也可以说是实现三项任务,还需要有三大保障。一是建设创新政府,依靠改革开放使经济社会充满活力;二是建设廉洁政府,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效率;三是建设法治政府,这尤为根本,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

李克强:

推进这三项任务的实现,应该说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好在我的前任温家宝总理和已经离任的同事们打下了好的基础,我们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我们也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下,依靠13亿人的勤劳、智慧,我们会不断地走向成功,去实现民族复兴、实现现代化。谢谢。

答问要点:

财政:

李克强:未来财政供养人员与三公支出只减不增

李克强: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施政:

李克强: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努力实现人民期盼

李克强:本届政府要将政府审批项目削减三分之一

李克强:机构改革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 简政放权

经济:

李克强:城镇化要避免一边高楼林立 一边棚户连天

李克强:城镇化必须保住耕地红线 保障粮食安全

李克强: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

李克强:人人有平等机会 国企民企受到同等待遇

李克强: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李克强:在金融领域要推进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

民生:

李克强:在发展中要让人民呼吸洁净空气 饮食安全

李克强:医疗养老要实现异地报销 利于劳动力流动

李克强:本届政府要改造一千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

李克强:坚决查处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

改革:

李克强:腐败与中国政府的性质水火不容

李克强:提高居民收入 持续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

李克强:改革进入深水区 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李克强:改革开放改变我的命运 新政府将持续改革

李克强:改革红利要惠及全体人民 年轻人充满希望

谈人生:

李克强九字座右铭:行大道 民为本 利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