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流量计费,到底谁说了算?——浙江省地方性立法直面民生热点

新华网杭州3月29日电(记者 岳德亮)“天价微博”“天价QQ”等事件常常让通信计费登上网媒报端,也让这个民生热点进入了立法者的视野。在26日至28日召开的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浙江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中有关手机计费监督内容成了常委会委员讨论的热点。

通信行业收费让人糊涂

近年来,关于手机流量纠纷的投诉不断增多。为什么这个月没怎么上网,却用了那么多流量?这些流量是怎么计算出来的?看着账单,不少消费者觉得糊涂。

据报道,近期河南农民张先生捡到一张SIM卡,以为捡了“便宜”。然而没想到,这张卡用了7个月,竟然产生了25万元上网费,最终导致他被刑拘。在浙江,李先生购买了一张上网卡,收到通信运营商发来的短信:月累计使用流量2775.74MB。但李先生通过查询网卡,发现使用流量仅为2171.96MB。

“以前打多长时间电话、发几条短信,大致都还是能做到心中有数。而现在手机技术发展了,手机费用却越来越心中没数了。”杭州市民胡先生说。

来自浙江省物价局的数据显示,电信资费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2012年全省投诉呈现出上升趋势,当年共受理415件,同比增加4.27%。

浙江省物价局投诉举报中心分析说,电信资费违规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宣传模糊价格欺诈较为突出;强制服务并收费屡禁不止;恶意扣费时有发生;不按规定明码标价普遍存在;备案规定形同虚设等等。

“立这个法很有必要。”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丁祖年说,通信流量计算等新型消费,百姓越来越关注,但缺乏监管,出现纠纷消费者权益很难得到保护。

计量监督进入立法者视野

《浙江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在会议期间已提交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高鹰忠表示,法规草案对电信计费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范。

条例草案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所使用的通信计费设备、系统定期进行检测,保证通信计费的准确,明示通信业务计费单位和计费结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对通信、房产等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商品和服务计量活动实施重点监督。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首先度量衡要统一。”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陈燕萍说,计量标准是游戏规则,所有计量活动都应围绕计量标准开展,“我认为计量标准应当由政府制定,校准机构按照计量标准提供服务,监督单位按照计量标准进行监督,消费者按照计量标准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三方独立检测呼声高涨

在常委会委员审议条例草案过程中,有关“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所使用的通信计费设备、系统定期进行检测”的规定,大家关注的比较多,认为“自己监督自己”要不得。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方丽槐说,按照这样表述,条例通过后电信经营者就有法可依,可以自己检定了,而不需要第三方来进行检测。“这一表述应加以完善,而且法律责任里对责任人没有处罚,应当明确罚责。尤其是对情节特别严重的还可追究法律责任。”方丽槐说。

“通信计量始终是一个监管盲点,通信部门有内部检定,但是从法制和市场的角度来说,缺乏公信力,不利于监管,应当允许第三方介入检测,并接受计量主管部门统一监管。”丁祖年说。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苗伟伦认为,对通信这一块,特别是对于数据流量的计量,到底谁说了算,建议写入法规条款。

关注此事的浙江大学专家表示,在电信经营者的计费设备系统定期检测上应该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同时第三方检测机构还要面向社会开放,政府要做的是制定这样的一个门槛或者规范,通过竞争的机制,避免一些不规范的操作。

但也有不同的意见。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张新建就表示,关于电信业务监测主体,如果国家已经规定监督部门是工信部负责检测,省里是否还要重复检测?

语音通信、数据通信等在全社会越来越普及,通信计量涉及千家万户,是百姓最关注的民生计量问题之一。浙江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赞成“权威、公正的第三方机构介入对通信计量检测”,并表示应该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调研,修改完善草案中的相关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