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4月4日电(记者潘强)300元一座“别墅”成本价不到30元,100元的“手机”成本价仅需5元……时值清明,祭品市场暴利又开始“抬头”,一些市民祭祀花费成千上万,高档祭祀纸扎用品市场再刮奢侈风。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今天,奢侈祭祀如何才能“孝”先行?“白色暴利”何时能休?

  薄纸遇上“清明” 价格翻百倍

一个普通“手机”30元,成本价3毛钱不到,卖得很火。在广西南宁西乡塘区一个“城中村”,这里有不少小作坊在制作纸扎祭祀用品。

糨糊、篱笆片、宣纸……简单的生产工具撑起了大生意。韦女士是一名小作坊老板,她说店里每天要制作至少20座“别墅”,这些产品都批发卖给零售商,“基本不愁卖,价格也不错。”

韦女士透露,一个“手机”的成本不超过0.5元,一辆“小跑车”成本约为1.5元,而一座精致“别墅”不到30元。“每年光做纸扎品就有近5万元的收益。”

记者随后在广西南宁一些丧葬用品市场走访发现,豪华祭品不在少数。在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华强路一家丧葬用品商店内,各种祭品堆满了小屋子。店主黄老板说,店里的产品有50多个品种,无论价格高低,都很好卖。

不光在实体店有丧葬用品,网上叫卖也风生水起。记者在一家购物网站看见,“高档别墅”“名牌手表”等各种纸扎用品应有尽有。在一家专卖高档纸扎祭祀用品的网络店铺,记者看见,一个“游轮”要768元,一栋“别墅”要3288元,而一座“城堡”需要两万元,销售记录显示,如此贵的祭品仍有不少交易记录。

奢侈祭祀背后是对“行孝”的渴望?

一层薄纸为何遇上祭祀,价钱就翻了几倍乃至百倍?“天价”奢侈品能否传达传统思念情?

广西的魏先生今年一家五口专程从外地赶回家祭拜父母,祭品花了1000多元。他说:“祭祀是一种心灵的救赎,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花钱能买个安心。”

记者近日在南宁市青龙岗墓园、佛子岭墓园等多地走访时发现了多个“豪祭”现场。青龙岗墓园一位工作人员说,近两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奢侈祭拜现象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拉一车祭品来祭拜。

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小迎认为,之所以一些人要奢侈祭祀,是因为内心有太多的遗憾需要弥补,“从这点上,无可厚非,祭祀可以带来内心的平静。”

然而,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陆晓芹认为,部分人奢侈祭祀行为缺乏理性,是对清明传统文化的误读,清明本应是表达感恩和哀思的民间习俗,以“为了让已故亲人感受时代脉搏”为由的奢侈祭祀显得很牵强。

别让祭祀背上沉重的“白色负担”

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达千吨以上,仅清明节当天,全国“白色消费”就高达100多亿元。

“死人的钱好赚,行业的环境致使大量的 白色浪费 ,我们也没办法。”谈到祭祀带来的不良社会风气和浪费时,黄老板很无奈。他说,商业利益使生产商不顾一切开发“新”产品,“白色浪费”并不是商家的本意。

广西大学环境学院博士莫创荣认为,如此大量的“白色浪费”在提倡节约的今天已成了沉重的“绿色负担”,大量焚烧纸张带来的是资源浪费,更是对大气环境的破坏。“全社会应提倡绿色祭祀,采取献鲜花、植树、网上祭祀等方式同样可以表达对亲人的哀思。”莫创荣说。

孙小迎认为,针对有能力消费并且愿意购买奢侈祭品的人,社会应该为其提供“行孝”的途径和平台。但同时,祭祀不能太过浪费,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尽量节俭。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认为,真正的“孝”,是把对先人的怀念和思念放在心里,亲人在世时就应多尽孝心,只有让清明节回归“清净”与“文明”,传统才能得以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清明节才能真正“清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