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游离于人类文明之外的寂静冰雪世界,却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科研圣地。

2012年11月5日至2013年4月9日,239位中国南极考察队队员奔赴这片“白色大陆”,成功开展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风雪半载极地路,考察队员用辛勤和汗水铸就南极科考又一辉煌。

极地科考,不畏艰难,众志成城谱华章

2012年11月5日11时,广州南沙汽车码头,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起航。

“极地科学考察工作是展示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舞台,是争取与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领域,也是事关全球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重要区域。发展极地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在起航仪式上说。

狂风、酷寒、西风带、强紫外线、冰裂隙、高原反应……并不友好的南极给考察队员设下一道道障碍。

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科考队员上冰盖、下大洋,在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雪龙”船共完成53项科考和工程建设任务,在冰川、天文、大洋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

——考察队在冰穹A地区成功试钻深冰芯第一钻,中国深冰芯科学钻探实现零的突破。深冰探测获得迄今世界上分辨率最大的三维深冰结构和冰下地形数据。

——我国建立的南极地区最大口径天文学光学望远镜(AST3)获得首批观测数据,为我国在南极开展宇宙学和太阳系外行星等天文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国家“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计划实施以来首次南极大洋考察,大洋队获得6个断面64个站位的数据和样品,在参加人数、考察项目、时间、航程、考察质量和覆盖范围等方面,均创造了我国南极考察南大洋调查近30年来新纪录。

从陆地,到海洋,经过近30年的努力,“中国的南极科考从以南极的陆地考察和近海考察为主,已逐渐延伸至南大洋,实现对南极陆地和周边海域进行综合考察。”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领队曲探宙表示。

后勤保障,争分夺秒,辛勤耕耘结硕果

在156天的南极考察中,“雪龙”船搭载考察队员共航程29000余海里,跨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四次穿越“魔鬼西风带”,并首次到达南纬75度7.2分的最南纬度地区,开创了我国船舶南极地区航行新纪录。

6米高的巨浪、32米/秒的大风、随时可能翻身的冰山、如沼泽般的拥塞冰都没能阻挡“雪龙”船前行。

2012年12月3日,“雪龙”船抵达中山站附近冰区,进行冰上物资卸运。由于近年来极地气候变化异常,考察队必须与时间赛跑,利用南极处于极昼的有利时机,通过小艇、雪地车、直升机联合卸下各类物资2000余吨,超计划完成物资卸运任务。

特别是通过软油管,在海冰上直接从“雪龙”船向距离15公里远的中山站输送油料约650吨,创造了自我国中山站建站以来输油管线最长、单次输油量最多的历史记录,可保障中山站三年的用油量。

2013年2月4日,“雪龙”船再次抵达中山站进行第二次卸货。急速融化的海冰,使小艇运输成为二次卸货最主要的方式。小艇拖拽驳船载着几十吨的物资,穿梭在汹涌的海浪和冰山群之中,稍有不慎就有被海浪掀翻或被随时倒塌的冰山砸毁的危险,船员和队员每天工作10余小时,经过6天奋战,完成了350余吨的物资卸运,而且超计划将中山站4辆需要回国维修的大型机械设备及200多吨垃圾运回船上。

与此同时,中山站完成了新宿舍楼、新发电栋工程建设和可再生能源微网建设,为考察站的顺利越冬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站选址,刻不容缓,承前启后著新篇

1985年2月,在南极乔治王岛,中国南极首个考察基地——长城站在南极半岛建立。

1989年2月,东南极拉斯曼丘陵上,中国第二个考察基地——中山站建立。

2009年1月,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建成。

为进一步拓展我国海洋发展的战略空间,扩大我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我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新建一至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在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中,新建南极考察站选址调研工作正式开展。

2012年12月23日昆仑站队到距中山站约520公里处,开始新建站选址调研工作。

2012年12月30日雪龙船抵达罗斯海区域。经过前期精心准备和8天现场的艰辛工作,按照现场实施计划完成了新建站址三个领域12项具体任务的调研工作。

2013年2月,两名考察队员搭乘飞机从南非开普敦出发,前往俄罗斯新拉扎列夫站、挪威特诺站、南非考察站、德国诺伊迈尔III站进行新建站选址调研工作,考察了东南极航空网运行情况和南非开普敦南极后勤支撑保障体系运行情况。

大量的实地考察,为我国“十二五”期间实现新建南极考察站目标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新建站址的位置初步选定。(记者徐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