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多零售业上市公司中,安徽的合肥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百货”,代码:000417.SZ)并非最为惹眼,但它今年却成了资本市场引人注目的对象之一,先是登上沪深交易龙虎榜,后又登上大宗交易平台。此番引发市场亢奋的原因,与外界对其股权重组的猜想大有关联。

时代周报记者4月9日从合肥百货董秘戴登安和实际控制人合肥市国资委处得到回应,两者均对合肥百货重组一事予以否认,并就市场关注的董事长郑晓燕到龄退休消息,以董事会已完成换届委婉否认。

不出意料,未来三年,合肥百货仍将在郑晓燕的带领下,从线下商圈竞争和线上电商抢食的合围中寻求突破。

合肥百货自2000年就将电商项目作为配股募资项目,投资额最终由1000万元削减至400万元,合肥百货试水电商十年后,终于2011年上线百大易商城,录得净利润为负后,合肥百货对外表示电商仅为“丰富经营业态的尝试之举”。

重组之虚与涨停之实

至4月9日,合肥百货收盘价为6.16元。在游资带动下资金流出,尤以机构流出较为显眼,无论是20日、10日、5日内机构流出资金远超流入资金,其中5日内流出10088.6245万元,接近流入资金的2倍。

然而就在3月底合肥百货还以溢价率10.42%时隔一年后再度登上大宗交易平台,成交量虽只有72.62万股却是历次大宗交易中溢价率最高的一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后次日股价涨幅超过2个百分点,也是近三年因溢价成交对次日股价涨跌幅影响最大的一次。券商分析称近日大宗交易的活跃或与机构买家的积极介入关系密切。

事实上,机构对合肥百货的关注早已埋下伏笔。早在今年1月4日,合肥百货毫无征兆地登上龙虎榜,此前的上榜时间已在四年前,此次买入前五个席位皆为机构席位,买入金额皆在千万以上,总买入额超过6000万元,占总成交比例的26.31%。此后两个交易日,合肥百货股价连续上涨,涨幅超过4%,一度摸高至今年最高价8.08元每股。

紧接着,1月10日早间,忽有媒体曝出合肥百货“国有股权招商引资一事有较大进展”消息,似乎机构豪赌的国资重组机遇即将来临。然而,未料深交所却因之于当日开市起对合肥百货进行临时停牌。

至1月11日,合肥百货发布澄清公告,否认了国资重组,并称实际控制人合肥市国资委转让公司国有股权,以招商引资一事取得较大进展的传闻不属实。当日股价应声而跌,跌幅超过4.88%。

屡见不鲜的国资重组题材在合肥百货轮番上演,刚传闻君联资本旗下有基金欲定增,接着又有泰国正大集团有意重组的消息释出。而相关的消息来源竟然只是当地省市领导会见了相关企业界人士,甚至连几年之前的旧闻亦成为佐证。

或许有机构会注意到在2008年合肥百货曾两次登上龙虎榜,并于随后走出一波翻三倍的大行情。不过历史即使相似却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机构投资者与合肥百货的关系也耐人寻味。

时代周报记者翻阅年报发现,自2008年以后,除了控股股东为合肥市国资委旗下企业,合肥百货前十大股东全部是各类机构投资者。在2011年的定向增发中,7家机构投资者以每股17.55元认购4020万股。不过在2012年6月解除限售期上市流通后,上述机构并未急于出售所持股份,就连最近两年唯一一次登上大宗交易平台也仅有72万股成交量。相反,2012年三季报显示,曾参与定增的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合肥百货限售股解禁之后反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17余元买进,现在6元卖出,谁也不愿做这亏本的买卖,先把股价抬升上去应该是参与定增机构的共识。”光大证券投顾杨凯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

郑晓燕续做掌门人

合肥百货于今年1月出具的业绩预告显示,201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约为 20% ,即实现净利润约为4.04 亿元。2012 年四 季度约实现净利润 6700万元,同比下降43%。

随后国资重组的消息被放出,外界传言合肥百货试图重振股价,重组消息一度令市场亢奋。4月7日,时代周报记者从合肥市国资委产权管理处负责人处得到的回复称,现今并无转让合肥百货国有股的消息。而对董事长郑晓燕由于本届董事会任期内达到退休年龄的问题,合肥市国资委企事业人员管理处负责人表示会按相关规定处理,不过“现在还没到时候,你没必要太关心这个事情”。

“怎么可能的呢?我澄清过了的嘛,一切以公告为准。”谈及股权转让,戴登安强烈否认市场传言。而对于董事长郑晓燕任期内到龄退休一事,戴登安表示董事会已经完成换届,“按照任期来办”。

如此,也就意味着合肥百货未来三年仍将在董事长郑晓燕的带领下冲破合围,但难度不小。

始建于1959年,1996年在深交所实现上市,合肥百货自有其自矜的资本,旗下有17家大型百货零售商场,141家超市和22家电器连锁卖场,享有“安徽第一店”的美誉,其商业大楼坐落于合肥市最为悠久的商业中心。因而合肥百货志在“塑百年百大”,不过近年其在合肥乃至安徽地区一家独大的局面似乎将被打破,多家百货类零售巨头开始纷纷进驻这一市场,打响争夺战的第一枪。

港交所上市公司金鹰商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鹰商贸”,代码:03308.HK)亦将其战略重心转移至安徽省地区,接连在皖开设合肥与淮北的四家百货店。

合肥百货一贯的战略为“立足合肥,辐射安徽”,而快速城镇化的时机,也让合肥进入诸多百货商家群雄逐鹿的时代。时代周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合肥五大商圈中,合肥百货仅在四牌楼商圈占有数量优势,以徽州大道上的百货大楼和鼓楼大厦为旗舰。而2011年年报亦显示,报告期来源于单个子公司的净利润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到10%以上的百货公司仅有合肥鼓楼商厦有限责任公司,净利润为6726万元。

在竞争最为激烈的合肥市四牌楼商圈,金鹰商贸在与鼓楼商厦所在的同一条街道开设了金鹰国际购物中心,甚至在进出商圈的三个不同方向开设三家门店,类似于围棋占角的手法将合肥百货围在其中。

除却百货业,在超市等其他形态的区域零售市场中,亦有多家百货集团欲分一杯羹,合肥百货的竞争对手越发强劲而猛烈。一批知名百货连锁企业核心商圈网点陆续建成运营,如银泰、万达,最新的消息显示王府井百货正在考察选址,亦将有意落户合肥。并且上述百货商多为城市综合体或大型购物中心形态,对此,合肥百货亦有着清醒认识,坦承“网点、品牌、客户等资源争夺空前激烈”。

电商平台业绩乏力

马云与王健林的十年之约,并非仅仅是淘宝与万达的私家较量,更是实体销售与电商的对垒。以合肥百货为切入口,以合肥乃至安徽地区的商业环境为参考样本,合肥百货面临的内忧外患,既有银泰、万达等大型商业集团的强势入驻,分食本地百货市场,又有诸多电商网站围剿实体销售领域,合肥百货手中的牌还剩几张足以赢取这场牌局?

阿里巴巴2011年营收64.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6.6%至17.1亿元,单以营收指标,合肥百货2011年全年收入达85.5亿元,尚且高于阿里巴巴21.3亿元,然而合肥百货当年的净利润仅有5.04亿元,连阿里巴巴的1/3都不及。

如果说与电商巨头相较利润率,合肥百货尚有输阵不输人的底气,那么与邻省同业南京中商的净利润率对比则又再度落败。从2007年年报到2012年三季报,合肥百货的净利润率曲线始终处于南京中商净利润率曲线下方,在2010年的年报对比中,南京中商的净利润率达到19.84%,而合肥百货仅有15.73%,相差4个百分点。而从去年三季度来看,南京中商净利润率增长态势明显,合肥百货却处于下行通道之中。

在2011年合肥百货净利润率迎来巅峰时刻,达到近年最高值18.06%,并首度超越王府井百货,但仍低于南京中商和鄂武商A,此后业绩增长能力再度削弱。

而合肥百货单一的专柜销售模式也逐渐难以适应日益变化的消费习惯,应有同感的苏宁电器就在今年初宣布更名苏宁云商,进军电商领域。

“中国零售业正处在历史的危急关头。”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坦言,截至苏宁电器2012年三季报,苏宁线下实体零售业部分共调整关闭门店133家。

事实上,合肥百货也并非后知后觉,早在2000年,合肥百货就将电子商务项目作为配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承诺投资1000万元开发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然而事与愿违,却最终于次年将项目投资金额缩减600万元,仅剩400万元闯荡互联网江湖。

时隔十年,合肥百货于2011年再度上马B2C电子商务平台项目,即为至今运行一年多的百大易商城。当年公司以全资投入1000万元成立百大易商城作为分公司,采取实体店与网店结合的发展模式,仍然以实体店为依托,截至2011年期末净利润亏损10.5万元。

在2012年半年报中宣称致力于“打造安徽最大规模网购平台和电商示范项目”的百大易商城,却在随后接受机构调研时仅被称作是“丰富经营业态的尝试之举”、“总体规模较小,其经营状况基本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而在4月9日的采访中,戴登安表示已不愿多谈电商业务。

“电商网站的强势崛起,对于目前区域竞争较为激烈的合肥百货而言,其冲击要比其他城市更为激烈。”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认为,当前合肥百货业已经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状态,电商网站的介入,只会打破这个平衡,从而引发新一轮的竞争。而在百大易商城的销售平台上,甚至连销量都无法呈现,几乎所有的商品客户点评均为零,从中亦可窥出销量几何。

合肥百货宣称未来将以每年3家左右的速度开店,却对百大易商城平台销售的商品点评率为零的局面不做任何改变,十年电商仍在试水。

作者:刘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