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增长60%到负增长16%,英菲尼迪2012遭遇滑铁卢,官方紧急降价最高幅度下降超7万

近日,所有英菲尼迪的经销商们都在努力向自己的意向客户传递一条“重磅”信息,该信息显示:从2013年4月1日起,英菲尼迪在华所售大部分车型的指导价均会出现不同程度下调,其中最高下调幅度超过7万元。

豪华品牌以官方降价的方式大规模调整旗下车型售价的行为并不多见,而理财周报记者获悉,该行为也是英菲尼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价格调整。

英菲尼迪中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英菲尼迪官方降低车型售价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日元汇率的变化,二是为了应对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豪华车市场的竞争加剧所带来的车市普遍性价格下移。

不过,考虑到此前英菲尼迪因中日岛屿争端所遭遇到的销量低谷,有业内人士认为此番官方调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英菲尼迪想要维稳经销商及终端价格体系的目的。

根据计划,英菲尼迪将于明年国产。很显然,对于目前在华体量并不算大的英菲尼迪而言,这样的“维稳”颇具深意。因为唯有在稳定的体系下保持销量和品牌的递进式增长,才能保证其国产计划不会演变成为一场“冒险”行为。

降价保生存

作为日系豪华车的代表之一,自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英菲尼迪的发展始终呈现出快马加鞭的状态。这与其在品牌理念上,“新灵感、心动力”的宣传策略更贴近中国日益年轻化的高档车主,且在产品上,外形设计、排量大小、车型种类都比较适合中国市场息息相关。

不过,由于2012年汽车市场持续低迷及整体消费环境骤变等因素,一直增长迅速的英菲尼迪去年却首次遭遇负增长。数据显示,2012年英菲尼迪中国销量为1.6万辆,同比下滑16%,与2011年同比增长超过60%对比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报告显示,自去年下半年来,英菲尼迪的库存指数一直都处于远超警戒线的地位。这在影响英菲尼迪旗下经销商盈利水平的同时,也导致了其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降价洪流,甚至间接影响到了英菲尼迪的网络扩张。

而去年,以奔驰为首的豪车在市场上大肆降价的行为又再度加剧了英菲尼迪产品的价格压力。在此基础上,有英菲尼迪品牌经销商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其实在此次官方降价前,在所有4S店里,英菲尼迪的车型便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优惠。

如今,随着英菲尼迪中国官方的定调,英菲尼迪旗下产品的价格也进行了普遍性的回调。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官方性质的降价将比经销商层面的优惠行为更有利于拉动市场销售。理财周报记者在走访市场时也发现,官方降价后,英菲尼迪目前在市场上的价格体系也已趋向稳定,这无疑将有助于英菲尼迪高端品牌形象的维护和口碑传播。

英菲尼迪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英菲尼迪中国旗下的经销商都对这种官方调价的行为表示欢迎。而该人士也表示,作为此次英菲尼迪调价的背景因素之一,日元汇率的下降也为降价提供了有利空间。

据悉,日前日本新任央行总裁会见媒体时,公布了历史上最大的量化宽松政策,其要点就是向市场超量投放货币,使目前126万亿日元的货币量两年后达到270万亿日元。这使得日本出口企业在日元贬值过程中获取了巨大利益,而日本汽车企业则将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

备战国产

上述英菲尼迪内部人士坦陈,目前英菲尼迪在华的一切战略都在围绕着品牌提升进行。而事实上,以品牌促销量的“打法”也是豪华品牌后来者惯用的手法。因为根据规划,到2014年,英菲尼迪将会实现在华国产。而众所周知,国产后,英菲尼迪的车型只有上量才能保持盈利。

对此,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总经理吕征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2013年是我们在本地化生产之前的最后一年,任何一个量产豪华车,在真正实现本地化生产的时候,必然要有足够高的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购买意向。如果说纯做进口车,我们可以慢慢来,不用着急,但是现在情况不同,本地化量产计划已经箭在弦上了,所以无论从品牌发展的紧迫感和重要性上,都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据悉,为了加速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目前英菲尼迪已将F1这一高端体育赛事作为了突破口,将许多营销活动都与F1赛事挂钩,而“在即将到来的上海车展上,全新英菲尼迪Q50也将举行亚洲首发。”英菲尼迪有关负责人称。

该负责人介绍,与英菲尼迪以往车型不同,运动型豪华轿车Q50是英菲尼迪旗下首款采用其全新命名体系的车型。

资料显示,由于此前英菲尼迪的命名体系不易被消费者熟记,去年12月,英菲尼迪发布了其全新的车型命名体系,以字母“Q”作为其轿车、轿跑车和敞篷车型系列的命名前缀;以字母“QX”作为其SUV车型和跨界车型的命名前缀。此举被认为是英菲尼迪在为其未来产品线的扩充预留空间,并将有利于产品传播及产品认知度的提升。

根据日产提出的“Nissan Power 88”中期发展计划,英菲尼迪的目标是到2016年实现豪华汽车市场10%的市场份额,全球市场年销量至少达到50万辆,中国市场达到10万辆以上。这一目标与去年1.6万的销量相比,颇具跨越性。而很显然,未来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上,也许还将会采取更为“激进”的本土化策略。

作者: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