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 曾繁娟)每天晚上,毗邻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的鹅颈桥狭窄的街市,都会驶入一辆大型运水车,清洁工人手持高压水龙头清洗地面,打扫卫生,令熙来攘往的街市恢复洁净——一年365天,这一幕都会在香港每一个街市上演。

香港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为人称道,这与特区政府多管齐下打造亚洲最清洁城市的努力密不可分。记者了解到,香港最繁华闹市区每天清扫达8次之多。究其缘由,采取这些措施不仅让城市赏心悦目,更有防范疫病、保障市民健康的目标。

记者从香港特区政府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了解到,该署及洁净服务承办商目前约有1.03万名员工承担清洁工作,包括清扫街道、收集垃圾及其它清洁服务。全港的所有街道每天至少清洁1次,商业及旅游地区每天清扫4次,行人特别集中的地区每天要清扫8次。

除了户外的清扫,室内设施的消毒工作也是重点。很多到过香港的人均有体会,商场的门把手、楼宇的电梯按键这类多人接触的地方常贴有“每*小时消毒一次”的标签,不少地方还备有免洗消毒液供人清洁双手。

与食物安全有关的环境卫生管理在香港备受重视。除了对餐馆、茶楼实行卫生标准分级制,也对所有摊贩实行牌照管理和日常监管,卫生不达标的将被取消牌照。2003年11月起,香港开始推行“每月街市清洁日”,要求全港所有的100多个公众街市(即菜市场)档户在当天彻底清洁其摊档一次。

法规从制度上保障了香港的洁净。2001年,香港实施《定额罚款(公共地方洁净罪行)条例》,对乱抛垃圾、随地吐痰、非法张贴广告、宠物粪便污浊道路等几类常见的违例事项订立600港元的定额罚款,2003年6月起罚款额度升至1500港元。

食环署介绍,该署每天都进行执法行动,会在发现或接到举报后要求限时整改及检控违规人士。据统计,近几年来,香港因公共地方洁净罪行而定罪的数目大约每年3万宗,年均罚款额度超过5000万港元。不少市民认为,香港对涉及环境卫生的处罚威慑力强,能警示市民和游客等所有在港人士守法,以维持城市的清洁。

然而,执法只是最后一环,提高市民清洁意识及取得市民通力支持更为重要。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就推出“清洁小姐”形象,七八十年代又进行“垃圾虫”和“怒目相向”的反面教育,九十年代推出“清洁龙”形象,2003年非典之后又进行了“全城清洁、全民参与”的持续宣传。

在香港的大街小巷、公共场所,几乎都能看到有关爱惜环境的宣传海报,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也会不定期组织展览、比赛、巡演等灵活多样的宣教活动。

(原标题:香港:最繁华闹市区每天清扫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