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军医被判残杀妻女时隔数十年仍喊冤

美国军医杰弗里·麦克唐纳现年68岁,已在牢狱度过30年,至今仍否认42年前杀害妻子和两个女儿,但检察官坚信他有罪。不久前,他再次上诉,重新引发公众对这桩陈年旧案的关注。

血腥夜晚

1970年2月17日凌晨,军医杰弗里·麦克唐纳家中惨不忍睹:长女金伯莉、次女克丽丝滕、怀孕的妻子科莉特倒在血泊中,死状恐怖,像是遭到异常疯狂的袭击。凶手用厨刀、冰锥和木棒攻击受害者,每名死者身上都留有多处致命伤口。那一年,麦克唐纳和妻子同为26岁,女儿分别5岁和2岁。

北卡罗莱纳州布拉格堡军事基地宪兵队接到麦克唐纳电话报案后赶到现场。麦克唐纳在电话中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他被家人的尖叫声惊醒,随即遭到几名穿着邋里邋遢的不速之客袭击,失去知觉,醒来时,那些人已无影无踪,床头板上留下蘸着血写的单词“猪”。他说,那些人念叨着“酸是时髦的——杀死这些猪”。麦克唐纳也受了伤,但不是致命伤。

对于为何没有与家人睡在一处,麦克唐纳解释,克丽丝滕尿湿床铺,他只好睡到客厅沙发上。

麦克唐纳说,他试图与袭击者搏斗时撕破睡衣上衣,调查人员却发现衣服在撕破前就沾上科莉特的血。

撕坏的睡衣本应出现在沙发附近,然而调查人员在科莉特的尸体下发现它。麦克唐纳告诉警察,他醒来后把睡衣盖在妻子胸部。不过,法医发现,如果按某种方式折叠,睡衣上的48个洞刚好与冰锥在科莉特身上刺出的21个洞吻合,意味着其中一些洞是刺透不只一层布留下的。检察官布赖恩·默塔认为,对这一“吻合”唯一的解释是,麦克唐纳用冰锥隔着睡衣刺向快要死或是已经死了的妻子。

调查者几乎从一开始就怀疑麦克唐纳是凶手,但军事法庭初审案件时以“证据不足”为由认定麦克唐纳清白。默塔1979年在美国联邦法庭对麦克唐纳提起公诉。庭审6星期后,陪审团只用6小时就认定麦克唐纳谋杀罪名成立。

默塔职业生涯一半时间花在两宗案子上:麦克唐纳案和洛克比空难。

1971年,麦克唐纳案一名调查者找到当时做军队律师的默塔,希望他参与起诉麦克唐纳。这名调查者出示一张克丽丝滕死状照片。默塔仔细观察后,说:“克丽丝滕胸部有伤口,衣服上却没有对应的破损处。”言外之意,孩子可能在睡梦中遇害,凶手掀起她睡衣上衣,以便更准确地对要害器官下手。

1975年,案件首席检察官维克托·沃海德突发心脏病去世,默塔接手此案。时至今日,他相信,把麦克唐纳送进监狱度过余生是正确决定。

内有冤情?

麦克唐纳对默塔恨之入骨,称他是个“阴险恶毒的人”,“拿着纳税人的钱,对我做这样的事”。

麦克唐纳被定罪后多次上诉,期间获得不少人支持,却均以失败告终。服刑30年后,他本可以被假释,却宁愿继续铁窗生涯也不认罪。2012年9月,麦克唐纳再次上诉,预计法庭今年初宣判。若判决结果对他不利,他可能向高一级法庭上诉。

纪录片导演埃罗尔·莫里斯经过20年对麦克唐纳一案的追踪,认为“无法绝对肯定”麦克唐纳有罪或无罪,但无罪证据比有罪证据多,对麦克唐纳的判决“仓促”。

莫里斯把对案情的了解写成《错误的荒野:对杰弗里·麦克唐纳的庭审》。美国《纽约时报》一篇书评称,这本书会让读者“85%认为麦克唐纳无罪。

莫里斯说,宪兵和民事检察官不是根据证据得出结论,而是先假定一个结论,然后找证据支持结论。“宪兵到现场时,就像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试图构想发生了什么……他们看到犯罪现场表面的一片狼藉就试图解读,其结果经常是图方便。”

莫里斯在书中写道,麦克唐纳报案时提到一名出现在案发现场的女子,宪兵去现场的路上看到符合麦克唐纳描述的女子海伦娜·施特克利。

施特克利时年19岁,经常吸毒,被列入警方黑名单。她曾在多个场合向数人承认案发时在场,指认前男友涉案。案发第二年,她通过了一次测谎试验,承认出现在谋杀现场,但在法庭上,她又矢口否认。

2005年,退休联邦执法官詹姆斯·布里特递交一份书面证词,说他开车送施特克利从南卡罗莱纳州去法庭作证途中,施特克利告诉他,检察官詹姆斯·布莱克本曾威胁她,如果承认案发时在场,就以谋杀罪起诉她。布里特说,时隔多年才说出这个情况是出于良心。麦克唐纳再度上诉,部分根据正是布里特这份书面证词。布里特2008年去世,布莱克本否认布里特的说法。

证据显示,布里特所言不实。一些文件以及两名证人证明,施特克利是由其他执法官开车送到法庭。

布里特为何撒谎?他的前上司推测,布里特长期不满现状,渴望受到关注。难道他不怕谎言被揭穿?检察官默塔认为,或许是一份寄给美国执法官局的公函“启发”了布里特。

美国联邦记录中心2002年发给执法官局的一封例行公函写道,中心把保存执法官局记录的期限从55年缩短到25年,收件人碰巧是布里特的妻子,执法官局的一名行政管理人员。

默塔推断,布里特看到这封信后可能以为,1975年送施特克利去法庭的记录到2005年就会被销毁,将难以证明谁是护送者。然而,当年的记录因为管理疏忽留了下来。

施特克利的说法也受到质疑。她指认的一名杀死麦克唐纳妻子的凶手当天其实在监狱里服刑。施特克利曾告诉私人侦探,她与朋友们到麦克唐纳家要毒品被拒,于是施暴。不过,麦克唐纳从未说过他与闯入者交谈。

“真相”还原

商人弗雷德·桑希尔现年60岁,27岁时担任庭审麦克唐纳的陪审员。他说,他与其他陪审员一样希望看到麦克唐纳无罪获释,因为他们不敢想象一个父亲能做出这样的事,然而检方列举的证据让陪审员没法相信凶手不是麦克唐纳。

“我们听检方陈述,非常可信,”桑希尔回忆,“然后我们等着被告方把检方驳得体无完肤,可他们连接近驳倒对方都没做到。”

虽然诸多证据指向麦克唐纳行凶,但是无人能确定他的行凶动机,只能推测。

麦克唐纳中学成绩优异,毕业后入读普林斯顿大学并获得奖学金。他中学开始约会科莉特,中断过一阵,上大学后恢复。科莉特怀上大女儿后与麦克唐纳结婚。在旁人眼中,这是个幸福的家庭。

作家乔·麦吉尼斯曾根据麦克唐纳一案写了一本书《致命念头》。他写道,麦克唐纳被军事法庭开释后移居加利福尼亚州,当了几年普通医生。这几年,他过得相当潇洒,玩游艇、开跑车、与多名女性发生性关系。麦吉尼斯认为,这才是麦克唐纳想要的生活,家庭对他而言是“绊脚石”。

检察官默塔根据人证、物证“拼出”案发时情形:

麦克唐纳24小时没有睡觉,又在服用安非他命减肥,两个因素结合让他容易动怒。他说案发当日自己睡到客厅沙发是因为小女儿克丽丝滕尿湿他的床铺,但尿检结果显示尿床的是大女儿金伯莉。

默塔说,事实是麦克唐纳为孩子5岁还尿床感到恼火,报案时把尿床的孩子说成是2岁的小女儿就不容易让别人想到他与妻子科莉特为这件事起争执。

科莉特曾在参加一个儿童心理课程时提到金伯莉尿床的毛病。默塔分析,麦克唐纳当时要打孩子,遭到妻子阻拦。双方盛怒之下各自拿起“凶器”对打,麦克唐纳手举一根木棒,或许本来想挥向妻子,却因为妻子躲过打在金伯莉头上,孩子当即毙命。科莉特见状抓住麦克唐纳,撕坏了他的睡衣上衣。麦克唐纳挣脱妻子,走到客厅,想如何收拾乱局。科莉特晃晃悠悠地走进小女儿房间,想抱她离开。麦克唐纳跟在后面,用木棒狠狠敲击她的头部,直至打死,随后杀死可能仍在睡梦中的小女儿。

麦克唐纳取来厨刀和冰锥对已经死去的妻子和女儿刺去,制造出行凶者头脑狂乱的感觉,接着戴上橡胶手套在主卧室床头板上蘸雪写下“猪”这个单词,没有留下指纹,却没有想到留下一条睡衣纤维。

下一步,他走进浴室,拿起一把手术刀对着镜子刺伤自己,然后报警。

为何连小女儿也要杀死?默塔解释:“这样才会显得不可思议,没有哪个陪审员相信一个父亲能做出这样的事。”

默塔不认为让麦克唐纳坐牢有任何不当,但是时不时会梦到“自己身受重伤,躺在急诊室,抬头看给自己治疗的大夫,竟是杰弗里·麦克唐纳”。(欧飒)

相关链接:麦克唐纳案引发媒体大讨论

麦克唐纳案情节匪夷所思,成为作家感兴趣的创作素材。1979年6月,麦克唐纳同意与作家麦吉尼斯合作,帮助他把案情写成书。

麦克唐纳说,麦吉尼斯表面相信他无辜,1983年出版的书《致命念头》却把他描述成杀妻害女的怪人。他起诉麦吉尼斯,1987年与后者庭外和解,获得32.5万美元补偿。

这件事引发新闻业对新闻道德的审视和讨论。美国《纽约客》作者珍妮特·马尔科姆说,新闻工作者或多或少有过麦吉尼斯类似行为:诱使采访对象相信自己,然后编造故事,歪曲事实,背叛他们,只要作品引人注目就行。

(原标题:美国军医被判残杀妻女入狱30年 近日再次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