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4月21日电(记者姜微、姚玉洁)以年产100多万辆轿车的上海嘉定区,多年来一直盘踞着汽车产业的“桥头堡”。但现在,这个老牌工业大区又拥有了商务部认定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国家广告产业园区”、上海物联网中心等头衔。服务业对这个工业大区的地方财政收入贡献比重已超过62%,实现了从“一业特强”向“多元支撑”发展的华丽转身。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需要深谋远虑

转型不会凭空而至,发展无以坐享其成。嘉定区委书记金建忠说:“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需要深谋远虑。尤其是传统产业优势尚存之际,更要果断舍小利、才能图大成。”

亚洲最大的智能化物流中心“亚洲一号”,眼下正在嘉定紧张施工。这个总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8个鸟巢大的物流仓储中心将于今年底部分投入使用,届时将支撑京东商城每年300亿-400亿元的销售量。

“嘉定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电子商务发展最集聚的地区之一。”嘉定经委主任谈兵的话让人意想不到。

京东、凡客、百度、新蛋、阿里巴巴、驴妈妈……被业界认为最具投资价值的电子商务50强企业中,近2/3落户嘉定。2012年,嘉定区电子商务交易额356.4亿元,同比上升53%,占上海消费类电子商务交易额的1/3,上缴税收2.1亿元。

在很多人眼里,守着上海大众为代表的汽车产业,嘉定区是手捧“金饭碗”,汽车业年产值已接近3000亿元。但嘉定人并没有坐吃老本,而是时刻琢磨着“新饭碗”。经过多年规划布局和精心培育,嘉定区产业链向研发、设计以及营销、信息两段拓展,总部经济、文化与信息、新兴金融等高附加值产业蓬勃兴起。

2012年,嘉定区文化与信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62.8亿元;累计引进股权投资和管理类企业545家,资金管理规模超过6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472.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7.6%。

“到 十二五 末,互联网、新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将成为千亿元级的大产业。”上海嘉定区副区长费小妹说。

转型是持续发展的“远谋近施”

2012年,嘉定区实现增加值1292.7亿元,同比增长9.1%,高于上海和全国平均水平。而嘉定经济总量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再升高横杆实现新跨越,难度越来越大。那么,嘉定又将如何实现“高位转型”?

嘉定区区长马春雷说,嘉定在享受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红利的同时,就开始了谋划向“一业特强、多元支撑”的转变。

发展凝聚人心,转型成为自觉。记者在嘉定采访发现,转型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是领导要我们转,而是我们自己觉得,转型才有出路,转型就有发展。”

谈兵告诉记者,嘉定在电子商务、广告创意、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形成集群式发展格局后,同类型企业、相关产业链企业就会相互吸引,就近规划布局,“扎堆发展”。“阿里巴巴就是主动找上门,把结算中心、物联网总部放到嘉定,每年至少将创造利税1.5亿元。”

“转型是持续发展的 远谋近施 。”区委书记金建忠说,“嘉定一方面抓项目、抓投资、抓建设,以一定的增长速度和发展效益为创新转型提供保障和支撑;另一方面,要切实摒弃粗放型、外延式扩张,坚持集约型、内涵式的增长方向,不受眼前诱惑,努力实现稳增长与促转型同步推进。”

欢欢喜喜引进,满怀感情相送

先发有优势,先发亦有瓶颈。首当其冲是建设空间遭遇天花板,到2020年,嘉定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有11平方公里。靠山吃山、铺摊子的老路走不通了。

转型有取舍,换鸟须腾笼。2007年以来,嘉定区坚定不移淘汰“四高一低”劣势企业,为产业转型、城市发展腾出空间,5年来共淘汰劣势企业1700家,节约标煤超50万吨,盘活土地1.7万亩。

“在产业置换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是一推了之。这些企业都是我们当年欢欢喜喜请进来的,现在还要像嫁女儿一样,满怀感情相送。”费小妹说。

为此,嘉定主动引导部分无法承受高成本的企业把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周边地区,并与当地政府联合办嘉定产业园,让企业踏实放心走出去。嘉定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公共研发平台,以及有情有义的操作,又吸引很多企业把研发、销售环节留在当地。利用身处长三角节点城市地位,嘉定进一步提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政府的贴心服务,吸引了更多企业安心、舒心地落户嘉定。京东商城华东区总经理余睿告诉记者:“京东商城每天需要数百台机器、300多人专门打印、整理、存档发票。区政府帮助企业与税务部门协调,从三联发票改成单联发票,仅这一项帮助京东每年至少节省成本几百万元。”(完)

(原标题:手捧“金饭碗”,想着“新饭碗”——上海嘉定从工业大区向服务业大区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