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4月22日电(记者桑彤、潘清)22日,A股市场迎来“ 4·20 芦山地震”发生后的首个交易日。在上市公司受损有限、相关信息披露及时的背景下,当日市场整体运行平稳,表现相对“抗震”。在这一灾难面前,市场并未恐慌,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承担起社会责任,市场也在一步步走向成熟、理性。

  A股整体表现“抗震

4月22日,芦山地震后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并未延续此前的反弹势头,小幅收跌。全天来看,大盘并未出现恐慌性下跌,仅是小幅低开后震荡盘整。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收2242.17点,下跌2.47点,跌幅为0.11%;深证成指报收9057.62点,下跌53.57点,跌幅为0.59%。

尽管波动不大,但是地震对部分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影响已有所显现。受赔付增加影响,券商保险板块跌幅靠前。而在少数逆势上涨的行业板块中,包括了医药生物等“抗震救灾”概念,以及钢铁、建材等“灾后重建”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行业因在此次地震中发挥巨大的效用而受到市场关注,两大板块位居行业涨幅榜前列。

从地区板块来看,四川、重庆板块也涨幅明显。尤其是受到灾后重建预期的影响,四川本地基建、路桥股早盘现集体涨停潮。四川成渝、四川双马、四川路桥、成都路桥、重庆路桥、国栋建设、四川金顶、重庆钢铁等多只个股开盘即现涨停。

A股市场如此的“抗震”性似乎已在市场的预期之内。华鑫证券投资总监仇彦英表示,与汶川、玉树两次地震发生时,上证指数均处于3000点以上的相对高位相比,经过最近几年的持续调整,A股估值已经回落至合理甚至相对偏低的区间,未来继续下移的空间十分有限。

 信息传递及时缓冲担忧心理

五年前的“ 5·12 汶川地震”发生后,沪深交易所曾对川渝两地的66家上市公司采取紧急停牌措施。部分上市公司则因受灾严重,而在此后出现股价大幅下挫。

“ 4·20 芦山地震”发生后,来自地震灾区四川省的上市公司群体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消息说,地震发生后40余分钟,上交所就启动了应急预案。9时,相关工作人员向四川辖区上市公司董秘打出了第一通问询电话。次日上午,上交所与在沪市36家川籍上市公司全部取得联系,获得了地震灾害对后者生产经营影响的初步信息。

21日当天,沪市36家、深市55家川籍上市公司全部就相关情况发出公告,除少数遭受轻微损失外,其余未受影响。22日,川籍上市公司正常交易。

从公告来看,仅新希望预估损失2500万元左右;华润三九子公司——雅安三九因灾停产;旭光电子少量设备停产;国栋建设鉴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醒投资者注意余震的风险。

上市公司及时“报平安”,以及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让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部分上市公司在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甚至已经参与到了抗震救灾的工作中。例如位于震区的雅化集团已派出爆破车、运输车前往雅安芦山县灾区参与救援,说明上市公司在互助的同时,已快速恢复生产运营。

  投资者更趋成熟、理性

从以往的情况看,地震对股市往往有着负面的影响,但从今日股市的表现来看,地震并未摧垮市场信心,反而体现了市场的成熟和理性。

透过几次灾难,也看到了中国企业和民众的成长。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捐款、捐物,为灾区进一步重建援助一份力量。

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 4·20 芦山地震”当日均立即宣布对灾区的语音通话、短信、漫游等电信服务进行免费。

三一重工在短短数小时,就组织10台挖掘机、8台汽车起重机,9台服务车、50多名专业救援人员赶往灾区。

专家表示,上市公司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更应注重回馈社会,这种慈善的力量给市场带来更多正能量,有助于修复投资者信心。

不仅如此,近期A股运行环境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RQFII新增额度短期内有望启动的消息,以及“中国版401K”计划的推进,也被认为将给市场注入“活水”。

2013年,A股先后经历了楼市调控升级、经济增速回落的心理冲击,以及地震等事件性因素的考验。未来伴随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复苏”或继续成为A股运行的主基调。

(原标题:芦山地震A股表现相对“抗震” 市场更趋成熟理性)